不过北大考古专业没有开设民族考古的课程,对于苏亦来说,颇为遗憾。
在李先生的课堂上。
苏亦的存在感极弱。
因为这堂课,他的倾诉欲不高。
李先生讲述的东西也极为基础,除了目录之外,也没有继续讲述其他的东西。
也没有在课堂上把苏亦叫起来回答问题,然而,这样你以为李仰松先生就直接把苏亦忽略掉,那么你就错了。
下课的时候,李先生还特意朝着苏亦招手,让苏亦陪着他走走。
“你在河宕遗址实习的经历我知道,听说你还别王局长表扬了。当时中大梁钊涛教授对你特别推崇,说你天生就学民族考古的料,不跟他学习民族考古可惜了。还说你选择北大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啥情况?
这些话,他根本就不知道啊。
啥时候,梁钊涛教授的怨念那么大了?这是挑事的节奏啊。
苏亦只能傻笑,简单讲述一下王局长去视察的经过。
李仰松先生点头,“对于梁钊涛教授的话,我同意前半段却不认同后半段。他说非常合适民族考古,这点我是认同的,但他说你不跟学民族考古可惜了。我倒是不觉得,如果你真对民族考古感兴趣的话,跟我学习也没有问题。”
啥?
李仰松这是要跟梁钊涛教授抢人的节奏啊?
问题是我不是梁钊涛教授的弟子啊。
这完全就是挖宿白先生的墙角好不好。
苏亦能答应吗?
要是他敢答应,分分钟被宿先生逐出师门。
这样一来,苏亦只能装傻,“李老师,其实我对民族考古不太了解。”
李仰松先生不在意,“没事,你以后要经常过来听我的话,你会慢慢了解的,说不定就会爱上民族考古。甚至广义来讲,你们在广东做的百越考古也属于民族考古的一部分。所以,不要忙着拒绝。就算你未来研究佛教考古,肯定也会涉及到雪区以及西域地区的民族考古。这个方面咱们都可以交流一下的。”
显然,李先生也想招研究生了。
现在既然没有研究生招生资格,拿着别人的研究生来练手,过一下导师的瘾,应该也是不错的。
对于这个提议,苏亦当然不会拒绝。
于是,苏亦跟李仰松学习民族考古的事情似乎就这么敲定了。
两人走在文史楼楼梯上,这不动声色的交谈的模样,像极了情报头子在交易。
苏亦确实不抗拒跟李先生在学术上的交流,前世要有这样的机会,苏亦说不定要幸福的休克过去了。
因为跟李仰松先生有了这样一个不算约定的约定。
苏亦下课以后到图书馆,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借阅他的相关论文,如《云南省佤族制陶概况》,《考古通讯》1958年2期;《佤族的葬俗对研究我国远古人类葬俗的一些启发》,《考古》1961年7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