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1、彭城刘氏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第十七章

唐代的彭城刘氏中的另一支就要说到了文化世家刘知几家族的兴盛。刘知几,后改名刘子玄。其远祖刘僧利,仕北魏孝文帝朝,曾任沛郡太守、羽林监等职。刘僧利与刘芳为从兄弟,皆出自彭城丛亭里。以本支出自楚孝王刘嚣,正是刘知几考证得出的结果。刘知几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他12岁时,父亲刘藏器教他读《古文尚书》,他以难懂而厌于学,故“业不进”。及旁听父亲为诸兄讲《春秋左传》,辄能辨析书中的疑点。且对其父说:“像这样的书,儿怎么会懈怠呢!”父亲奇其异才,于是改让他学习《左传》。一年之后,刘知几便通览群史。此后,他与兄长刘知柔俱以长于文词而知名。刘知几20岁考中进士,授任获嘉县主簿。当时的著名学者徐坚、元行冲、吴兢等皆与知几交往甚密。武则天证圣初,下诏九晶以上的官员皆可上书谈论得失,刘知几上表陈事,言词切直。武后虽嘉其言,但并未见用。至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刘知几42岁时,开始担任史官,先后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等职,参与编纂《武后实录》和《国史》。就是在他担任史职期间,完成了他的不朽名著一《史通》。《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刘知几的哥哥刘知柔也在诸兄弟中比较有名。刘知柔历任荆、扬、曹、益、宋、海、唐等州长史、刺史、户部侍郎、国子司业、鸿胪卿、尚书右丞、工部尚书、东都留守等官职,亦代传儒学之业。刘知几有六个儿子,分别晕贶、觫、汇、秩、迅、迥,皆知名于当时。

接着就要说到了中唐的著名诗人——彭城人刘禹锡。

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在江南水乡嘉兴县有一所宅院,这是彭城刘氏的后人刘绪的家。刘绪的祖先是匈奴族人,其六代祖刘亮是北朝北魏的冀州刺史,后来又任散骑常侍。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刘亮也随即于洛阳定居。刘绪的祖父刘凯,在唐代当过博州(今山东聊城)刺史。父亲刘云,先后当过洛阳主簿、殿中侍御史,并以儒学出名。刘绪本人,因为青壮年时遇安史之乱,跟随全族迁移到苏州一带定居下来。此时院里传出一声声不太洪亮的初生婴儿的啼哭声,接生的稳婆手抱着这个刚刚来到人世的小生命,笑容满面地对着产妇,这位年龄约有40岁的中年产妇贺喜道:“刘夫人,恭喜您晚得贵子!” 刘夫人娘家姓卢,自从嫁到刘家给刘绪作妻子以来已有20多个年头了。丈夫刘绪是个读书人,没做什么官,只在江南一带的官府中当幕僚,因职卑位贱,在官场上疲于奔波,常常顾不上家小。后来境遇有所改善,方能携带家眷至任所,而卢氏此时却已是30多岁的中年女子了。在这个新生命降生前,卢氏也怀过好几胎,可是不是流了产,就是夭折掉,竟没给刘家留下一点儿血脉。

卢是个识文断字的人,不能像我们小民百姓那样只顾高兴哪,快给这孩子起个好名才是。”

刘绪正了正色说:“婆婆说得正是。夫人,不知你在生这孩儿之前有何预感,有何征兆?”

卢氏想了想便说:“预感倒是没有,说征兆吗,好像是一一”卢氏要说的是她在分娩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只见太湖地区突发洪灾,那无边无际的大水冲破堤岸,从太湖中向四处漫去。它淹没了庄稼,爬上了窗棂,越过了房梁,无数百姓被迫躲到高冈畔、房顶上。就在这时,有位白须老人从空中走下,他手执铁锄,在大水中搅了三下,就见洪水忽然退去。百姓们欢声雷动,各自返回家园。卢氏也正待回家,忽然见到有个蜡烛包,里面包着一个婴儿,那蜡烛包正挂在一棵大树的枝桠上。卢氏刚刚用手解开蜡烛包,待要去抱那婴儿时,那梦就醒了。

“好梦啊,好梦!”刘绪拊掌大乐,对夫人及稳婆说,“这白须老翁分明是治水的大禹,这孩子分明是大禹送来我家的香火继承人。我看,就叫他禹锡吧!”‘禹,者,大禹也;‘锡’者,赐也。哈哈,真是老天有眼,赐给我刘家这个好儿子!” 这样,刘绪的儿子就正式取名叫“禹锡”,而且刘绪还准备好“梦得”两字作他儿子的字,供他成年以后使用。刘绪为他能给儿子起这么一个好名字而得意了好些日子,如果他能像他的妻子卢氏一样也活到90高龄的话,他就能亲眼看到儿子的出息,并且一定能为自己的儿子那杰出的诗名、高尚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而自豪一世了。

刘绪喜得贵子,心情十分愉快。眼看着自己行将步入暮岁,而功业无成,始终寄人篱下,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现在日过中天渐近黄昏,终于盼来禹锡这个宝贝儿子,如何不令他喜出望外。“刘家有人了!”他在心中不止百遍地默念着这句话,他下决心要将儿子培养成先辈儒业的承继者,培养成诗文兼擅的人。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