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孩子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在家里制定一些基本的规则,比如吃饭时间、睡觉时间、看电视时间等,并严格执行。也要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以及做错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 教会孩子说“不”。很多时候,孩子们会因为害怕得罪人而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但这样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委屈或者压力过大。所以我们需要教导孩子如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遇到不合理的请求时勇敢地说“不”,并说明原因。当然,也要教孩子如何接受别人的拒绝,并保持礼貌和尊重。
- 鼓励孩子分享。虽然要有界限感,但并不是要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而是要让他们明白分享的意义和快乐。所以当孩子有好东西时,要鼓励他们与家人、朋友、同学等分享,并且感谢别人的分享。这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也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然而说说容易,做做难!!!因为我们家长或家长的家长,往往存在自身的界限感问题或者安全感不足。所以想要帮助孩子,言语上的教导是事倍而功半,行为上成为被模仿的楷模偶像式引导恰恰是事半而功倍。
首先是家长需要学习感受界限感,同时在生活学习中和孩子练习解释“界限感”。
要想让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界限感”观念,父母们就必须先以身作则地守住这条线。具体来说,就是把属于孩子的责任交还给他们自己去承担,例如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同时,也要严格执行之前制定好的规则和约定,并通过正面激励来引导孩子们主动去遵循这些规则。此外,作为家长还需要从心底里接纳并支持孩子们变得强大起来,而非一味地宠溺或过度保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一个有责任感且懂得尊重他人的好孩子!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喂饭、收拾玩具等,但其实这些事都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完成。如果父母一直替孩子做这些事情,那么孩子就会失去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也无法真正地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
吃饭、收拾玩具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能交给大人来做。这是自我成长的体现。这样的鼓励赞赏,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值得自我赞赏的优秀。知道哪些需要自己做,哪些事情可以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