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你知不知道,那家店的奶茶超级好喝?我们一起去品尝下,我请你,走吧!”这位老闺蜜,总是说我请客,我请你怎么怎么,但是每次付钱总是会落后于自己或者其他闺蜜。一笑置之的同时,内心想要的答案是,自己该把这位老闺蜜继续作为值得信任的闺蜜吗?
“你再帮我下忙好不好?”一位女老板近期对一位男士的请求帮忙感到难以言表的不舒适。这位男士也是生意人,而且看着挺成功,挺大度和好交友。自行和这位男士接触相处,感到非常舒适,逐渐变成了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维系了一年多,男士总是特别好,但是生意家人出现了一些状况,他总是笑脸面对状况,从来不会主动要求女老板动用任何帮助力量。但这次他请求帮忙,做个担保。数目不高,就是二十五万而已。干嘛担保贷款,我直接借给你就好了。之后的两年,“你再帮我下忙好不好?”从三五万到十来万,前前后后帮忙了十来次。每次都是说我过几天就转给你。但是接下来的不是转回来的钱,而是“你相信我!最近真的形势不好。”后来这句你相信我,变成了“难道你不相信我?”
女老板的内心早就拒绝了。但是总是会叹口气,算了,也是太大的数额,算了。多少帮一点,再稍微帮一点。
这些常见但却令人窒息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到。有时候,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能会感到纠结和困惑。一方面,我们可能因为抹不开面子而选择不拒绝,害怕因此影响到朋友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禁会思考:这个朋友真的值得我信任吗?他是否是一个真心的朋友呢?这种内心的挣扎让我们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不知如何抉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这是和安全边界的感知和情绪反应有关系。
当我们犹豫要不要向对方说出实话时,其实内心已经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
这时候,我们正在揣测着对方对于真实情况的接受程度。就像一个人在未知的领域前行,小心翼翼地在视线不清的道路上,依然试探着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不仅是对方对于事实本身的看法和意见,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探究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边界究竟位于何处。毕竟,只有通过了解这一界限,我们才能够明确哪些话语是适宜被提及的,而哪些则应避免触碰。与此同时,我们还需担忧对方是否有可能对我们所说的话产生误解,或是根本无法领悟到我们试图传递出的真实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