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特别注重微表情的捕捉和分析,帮助侦察审讯判决过程中,更加客观精准的阻止或者惩治犯罪。但是还没有完整独立的微表情心理专业。微表情目前并不是心理学的一个学科,而是一个侧重非语言交流特征的行为分析。
微表情,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微表情并非仅仅和犯罪心理学有关联,其实和社会心理学,还有进化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行为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等都有关联。
而我们在这里分享犯罪心理学和微表情的内容,主要是因为本书中,充斥着很多侵害或者犯罪的相关情节描写。通过分享犯罪心理和微表情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行为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学习自我内省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健康。或许也能在面临侵害的时候,有效地实施自我保全行为。
防止犯罪既是阻止侵害发生,也是维护社会集体心理安全的需要。
当我们的社会环境处在黑恶势力环伺,到处充斥着暴力毒品血腥欺诈凌辱,我们的内心必定是会惊恐不安,甚至夜不能寐。
尤其近期发生的犯罪事件,一旦同类犯罪事件频频发生,或者场面血腥地让人不寒而栗,那么被害者的类似特征同类人群,就会被弄得人心惶惶,焦灼不安。
譬如近期国际上发生的 多次政治人物被刺事件,那么政治人物的安全压力就会增加。
又譬如近期发生的医疗人员伤害事件,使得相当部分医疗人员感觉这份工作的厌倦消极。
还有譬如一些连环恐怖侵害事件,如密苏里州的一女子在停车场遭割喉、安杜市区内,一年轻女子在取款机前被割喉抢夺、宁新市的高中女生在体育场跑步被割喉等等。
由于这些案件是是采取的是同一个残忍恐怖的犯罪手段——割喉,而且被侵害对象都是年轻女性,那么这到底是连环作案还是多人多起多地的实施犯罪呢?全国各地的割喉案件肯定不是一人所为。枪是被严格管制的,能拿到枪的人不多,爆头哥在犯罪世界中流行不起来,但割喉所需的就是一把刀子,操作起来简单得多,于是乎割喉的手段像流感一样传开,大概犯罪分子认为这个方法好用,效率高。当我们去银行取钱,或者走在比较偏僻道路上的时候,要格外留个心眼,看看是否有人尾随,或者正在偷偷观察着自己。在这里并不想危言耸听,但宁可长个心眼,也不要疏忽大意。幸运的是犯罪分子毕竟是少数人群,我们能够遇上犯罪分子的几率也不太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