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辛韩的关系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亦是忘年交,相互间聊的来。对于沈睿这后辈,二老都觉看不清,不可以常理度之。才学是有的,单以诗词造诣,绝对是辗压当时。辛弃疾虽非科班出身,却也是家学丰蕴,善于制词。南涧先生(因居信江河之南有小溪曰“南涧”而为号)韩吏部虽二次科举不取,因先祖关系以门荫顶吏部之选,却在当时便有很高的文名,世人以为虽袭门荫而学问远高于进士也。其定居信州府水南街上饶县已有数年,乃是真正的信州文坛盟主。
此二人在文坛皆是宗主般的人物,说起沈三郎在诗词方面的功力,也是自叹不如,唯以“长江后浪拍前浪”(这亦是沈睿顺口所言,当然,“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是不好说的,伤人)**。若只诗才倒也罢了,这小子言语不多,却每每能针贬时弊切中要害,只字片言中时有发人深思的新奇观点。如,某回,二人就“有教无类”这话题闲聊,圣人之言么,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排除在教育之外。那小子听了,含笑不语,显然是有不同看法,一番追问之下方慢慢说了那么一段话------
人,原本是“有类”的。譬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等等等等。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叫做“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要先弄清楚“有甲无乙”这种句式。这种句式无非有四个意思:一,只有甲,没有乙,譬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二,有甲,没有非甲(或者乙),譬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三,既有甲又没有甲,譬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四,如果有甲,就没有乙,譬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那么,“有教无类”属于哪一种呢?第一种显然不对,因为教与类不像勇与谋、名与实,是矛盾对立的两面;第二种也不对,理由同上;第三种更不对。能选择的只有第四种,即“有甲则无乙”。比方说,有备则无患,有恃则无恐。同样,有教则无类。通过教育,可以消除人原本的差别。这叫做“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由此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
这么一大段有与无,差点没把二老绕晕了。可沉下心来细想,这小子的观点言前人之未言,看似有点离经易道,却是有条有序言之有据。至少,二老是被说的信服了。这,了不得呀,仅凭这段释义,亦可过进士科了。可这小子后面还有一段振聋发聩的话哩------
当然,圣人所言之“有教无类”是较为超前先进的设想啦。西周时期设国学与乡学,前期战事频仍,教育以武事为主;到了后期,政权稳定,便侧重于文化教育。当然,仍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难以进官学学习。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乐崩坏,诸侯各据一方。各诸侯国纷设“庠宫”,为了吸引人才,一些平民也被吸纳其中。圣人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创办私学,明确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圣人尝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是说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可能性;“习相远”则说明实施教育的重要性。因而方有“有教无类”一说。三千弟子,七十二门生嘛,倒也做的不错。但也只是不错,是无法贯以恒之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哪。有教无类,全民皆学,乌托邦吧??哦,就是理想国度之意。他所处的是诸侯争霸的时代,为了争夺人才,各方诸侯纷纷放低入学门槛,鼓励平民入学。可贫苦百姓多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者,吃穿都成问题,头等大事是解决温饱问题,谁还有心思去入学?除非??除非能免去入学者所有费用,实施义务教育,如六岁入学,免费教育五年六年。纵然是这样,只怕也吸引不了多少贫困子弟就学。归根到底,国家尚未发展到这个程度。这是在诸侯时期,特殊时期嘛,或者还有一定的可能性。换作是政权稳定的时代,只怕还是行不通,当句口号喊喊就行了。道理其实很简单,不论贫富贵贱都能接受免费教育,国??朝廷投入巨资培养人才,希望可以招募更多人才为朝廷效力。好吧,就算持之以恒做下去了,人才辈出,问题又来了,科举为官者毕竟只是极少数,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也。到头来能真正录用的只怕会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关系户,寒门学子想出头太难。那么这些十年苦读却未被录取的人怎么办?有教无类哦。那么多人失望了,且因光读书未能学有一技之长,淘汰了,走投无路了,怎么办?要反抗世事不公呗。别看读书人文文弱弱的,却最能闹事。你闹我闹大家闹,闹到最后,“呯”,国家没了,朝代更替,再来一回恶性循环??别那么看着我,出了这扇门打死我我也不会承认说过这些话??但有教无类的中心思想一定是好的,也终有一日能行得通,但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将学科分的再细致些,什么堰水、历算、格物啦,越细致越好。还可开设专科学校,嗯,譬如木工瓦工泥水工,诸如此类。如此,就便科举落第,也是学有一技之长,能学以致用。如此,牢骚当能少些??只是,这需要走很长很长的路,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去构建实施。现今么,绝无可能啦??一家之言,姑妄说之,姑妄听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