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9章 虚极静笃

林果儿收敛神色,托着下巴,“每日都在读,体悟颇多。”

“对了师父,书中有句话,我思来想去一直不太明白,请师父指点。”

“致虚极,守静笃!”

“何谓虚极?”“何谓静笃?”

“与修行有何关系?”

这是她的困惑。

自己想不通,只能靠师父解答了。

李元抬手一点,中指划起,道道金光化作毛笔,写出了两个大字:虚,静!

“修行首要,收敛浮华,一归笃实,凝神于虚,养气于静,至虚之极,守静之笃,自然万象咸空,一真在抱!”

别看只有短短六个字,讲的却是老子悟出的修行之要。

悟透可不容易。

见林果儿依然满脸迷惑,李元又道:“修行,先讲‘清静’二字,不静不能凝神,不凝神不能入定,不入定难入法界,不入法界如何修行?”

“一个‘静’字,便是修行诀窍。”

听到这,林果儿挠了挠头,似乎想通什么,“师父,都说千年王八万年龟,王八的寿命这么长,是不是因为它们喜静,整天趴着一动不动的原因?”

这丫头的脑回路,扯哪去了。

不过也有些道理。

“静可养神,神可凝气,气可延年益寿。”

“凡人一动即在漏神,神漏多了,气丢了,就容易生病衰老。”

李元顺着林果儿的话,解释了两句。

“动”可不止身体的动。

眼看物为“动”,耳听音为“动”,心想物更是“动”。

说白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受外物牵引,将神念和能量聚在外物甚至**上,神散而气散,久而久之,离道甚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说的就是这个。

修行恰恰相反,要凝神摄念,将神念收回。

如何做呢?

自然要“静”。

身要静,心要静,念要静。

所以修行人都闭目打坐,凝神调息,关闭六根,远离外境。

没有谁是上蹿下跳地修行。

除非境界极高,到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层次,那便不在讨论范围内了。

林果儿搓搓手掌,两眼放光道:“师父,我明白了。”

“您说过,人有三相:肉身相,能量相和心识相,人静下来,身心不动,凝聚神识,便是在凝聚能量。”

“对不对?”

李元呵呵一笑,“不错!”

“众生由道而生,道为心,心之所至,万法皆随。”

心神,是天地间最神奇的存在。

闪电的速度够快吧,但是和心神比,不值一提。

哪怕隔着千万里,一念即至。

只是凡人分出的这一念极其微弱,起不了什么神通。

厉害的仙神,可一念越三界,随时随地化现法身,这就是“神足通”。

缩地成寸,一步万里!

以李元的修为,也只能在浮云山法界做到随念即至,还差得远。

由此而知,众生元神发自于“道”,本就有无所不能的能耐。

只是执迷外境,层层堕落,能力越来越弱。

到凡人层次,就几乎没有任何神通了。

心中记挂万千,分神万千。

唯独忘了本心所在,是为“凡夫”!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山中有狐,人间有仙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