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我在哪里

这个问题,看似愚钝,却是深邃。在前面叙述中已多次接近,却未深入,让给了此刻的笔墨。

在各种宗教哲学论述中,“我”这个概念,有时显得非常重要,有时显得很不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发落它?“我”,应该放置在哪里?

在哲学上,“我”,是一个可体验、可信任的思维主体,足以否定一系列不可体验、不可信任的“伪思维”、“伪主体”。在这个意义上,“我”非常重要。

但是,思维主体并不是本质主体,“我”在否定“伪思维”、“伪主体”后,本身也受到了质疑。“我”的本质是什么?“我”究竟有没有稳定的本性?受过这种质疑后,“我”的重要性就产生了动摇。

这就是说,一个健全的人,先要找到“我”,然后放逐“我”。先得“我”,再弃“我”。

得“我”,体验个体生命;弃“我”,溶入天地宇宙。

先说说必须寻找的那个非常重要的“我”。

这个“我”,在魏晋名士、禅宗、心学那里,常常表达为“自性”、“我性”、“我心”,有时干脆就直言“我”。例如“我就是佛,佛就是我”,“我心慈悲”,“舍我其谁”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表达,都很难从中引申出自私、自傲、自封、自狂的负面意味。

这是因为,这个“我”,以肯定个体生命的方式,抵拒了种种“理念欺诳”。

“理念欺诳”,我们在前面已经多有涉及。如果它们明显地暴露出一点欺诳的色彩,那就不可怕了。问题是,这种欺诳大多是以崇高、**、济世、治国、启民的形态出现的,变成了传统价值、公共话语、道德标准、裁判规范。众多的人群,都在它们面前匍匐、攀援。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了。他抬起头说:“你们的千言万语,都离开了个人,离开了人心!”

“何以为证?”权威的声音在反问。

“以我为证!”那个小小的身影只能以自己作为标本。

是啊,唯一的标准只是我——

我心里滋生不出这些概念,我自己体验不了这些教条,我个人领会不了这些训示,我内心服从不了这些禁忌……我、我、我,这么多“我”,无非是拼将个体生命,实现一次不对称的反抗。

不仅是反抗,这样做还提供了一条勘破欺诳的准绳,那就是个人的内心依据。

“我”在这里,是一口井,直通深处的地脉。井口虽小,而地脉极广。

因为“我”是可体验、可信任的个体,比较容易引起其他个体的共鸣。因此,以“我”为入口,来否定庞大的“理念欺诳”,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在这一层面上,无论是哲学还是美学,都会肯定“我”、推崇“我”。有“我”,也就是指有个性,有生命,有体温,有深度,有灵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免费阅读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