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于人多眼杂,施佩尔未随林恩一起视察大众工厂,但他担任第三帝[]备和生产部长时就已经对这些企业有深入了解,而这四年以来,它们的状况无不在曲折中走下坡路。待林恩返回,两人促膝长谈,重建工业的思路便如剥茧抽丝般慢慢呈现眼前,而且两人形成了明确共识:复兴国家的关键在于工业,复兴工业的关键在于鲁尔!
明确了支点所在,林恩调整行程第二次造访鲁尔。众所皆知,鲁尔工业区是德国工业体系的核心所在,战前以通用电力、联合钢铁、法本化学为代表的工业寡头提供了德国扩张军备所需的绝大部分资源。二战时期,鲁尔区的企业已经在盟国的持续轰炸中损毁严重,战后苏联军队又从这里拆走了大量机器设备,甚至在最后阶段秘密破坏了许多固定设施,然而占领者无法拆走也无法破坏的是鲁尔的优质煤炭资源以及这里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就在苏军撤离之后不久,几座新的高炉就在莱茵河西岸矗立起来,而从前的设备虽然不复存在,各种图纸资料也被掠夺一空,可冶炼出高品质钢材和有色金属的技艺却保存在工程师们的头脑里。在鲁尔,林恩以国家首脑的身份发出呼唤,号召全体德国人摈弃前嫌、放下成见,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投身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建设——暗含的意思是那些曾在第三帝国政斧担任官职、因参与迫害犹太人或支持战争而受到通缉追责的战犯们可以通过为国效力而减轻乃至免除罪行,在当下的特殊时期,林恩的这一决定无疑是非常冒险的,它很可能给盟国苏联落下口实而使新生的明煮德国陷入新的外交困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大胆的冒险获得了回报,一批身份特殊的技术专家陆续回到了他们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技术岗位上,这些人有的原本已在中立国定居,有的改换身份享受乡间宁静生活,他们的回归为德国的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重工行业增添了宝贵的技术含量。
有了企稳向好的内部环境,有了政斧高层的实际支持,在德国战败前向国外转移了大笔资产的工业巨头们逐步转回资金,加上德国官方协调的特别贷款,因战火摧残而不得不从头再来的工业企业获得了比预想中更加强劲的源动力。那些用于冶炼金属的高炉犹如雨后春笋,许多形同废墟的厂区也逐渐恢复了往曰的勃勃生机,航行在莱茵河上的内河驳船仿佛是从南方越冬归来的候鸟,令这个经历了严酷寒冬的富庶之地重新焕发了活力。随着沉甸甸的钢锭、亮闪闪的铜锭、白花花的铝锭成堆成堆地运出车间,人们得以憧憬尘烟之外的未来……
(未完待续)
read3;< 更新更快 就在笔趣网 www.biqu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