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两军围绕衡阳展开攻防大战的时候,初步整编完毕的荡朔军开始行动,攻陷镇远,由此进入湖南,抵清浪卫,于十一月二十四逼近沅州(湖南芷江),并于两天后攻陷沅州,俘该城总兵官崔世录。随后,荡朔军趁着湖南清军多已调往衡阳,地方守备空虚之机,长驱直进,下鹤城(怀化),破辰州(沅陵),直逼常德。
十一月十七,接到吴三桂所部反正投诚的消息后,殄朔军由叙国公马惟兴率领,并手下总兵李承爵、黄元才、张国用,率部由桂林誓师出征,杀入湖南。先破永州,然后挥师北上,于十一月二十五再取宝庆府治邵阳,在西面对衡阳清军形成了夹击之势。但殄朔军并未向东挺进,而是继续北进,再攻湘乡(娄底),做出兵进湘潭,切断衡阳清军退路之势。
吴三桂反正归明,其所部改编的荡朔军并不是战力强横,但对湖南,乃至大江以南的清朝官将来说,却是晴天霹雳。在他们心里,这意味着大势已去,清廷赖以统治南方的“三藩”已或灭或反,全部丧失。
再加上滇桂两省的明军挣脱了手脚,一路攻势迅猛,更是吓得清朝官兵胆战心惊,闻风而逃。
常德总兵官杨遇明与吴三桂是故交,官至明守备而降清,先授予山东莱州游击,以军功升至副将。顺治十二年,升任湖广常德镇总兵官。闻听吴三桂反正,荡朔军兵临城下,其子杨宝应亦是荡朔军将领之一,遂为内应,开城迎荡朔军而入,知府翁应兆投降。清兵逃窜。
夏国相又督率军队夺取了常德以北的澧州,此役没有经过战斗,大兵到时,城内清军献城易帜,变成荡朔军之一部。清将提督桑峨、总兵官周邦宁率部从荆州赶至澧州城外增援,见敌人军容甚盛。自感一旅“孤军不能迎敌”,“不得不退回荆州”,向朝廷告急,请求“大兵星驰”赴援。
十二月十一,荡朔军将领吴应期与张国柱率军攻至洞庭湖之滨的重镇岳州,该城参将李国栋“私行纳款”,献城投降。
殄朔军日夜兼程,突逼湘潭城下,守城的清军“士卒解体。孤城无援”,湘潭一鼓而下。驻防长沙的巡抚卢震闻听明军已占湘潭,为保性命,擅自放弃守土之责,竟丢弃长沙于不顾,逃往岳州去了。
长沙副将黄正卿、参将陈武衡留下守城,眼见明军已近在咫尺,全城人心惶惶。官兵已无心守城。二人自知大势已去,不想为清朝效力。遂派人至湘潭请降,连同部属和城池都献给了明军。
十一月二十八,被切断退路的衡阳清军匆忙后撤,征朔军则趁势反攻,负责断后的湖南绿营稍触即溃,都统赫叶及瑚里布不得已率满兵回头迎战。军心本已散乱。满兵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明军围攻下大败,挤窜于湘江,溺毙者无数。少量残兵不敢向北,逃过湘江,东窜江西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