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观众觉得是烂片的电影,影评人也吝啬给予鼓励。
除非是那些刻意追求艺术境界的影片,或者是专业性很强、普通观众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玄虚的电影。
而一部电影,如果绝大多数观众欣赏完之后都觉得心情愉快、值回票价,那么影评人的观念一般也会与他们一致。
就算打了低分,影评人也会条条框框列出对一部电影的不足之处的点评——他们确实认为没有那些瑕疵的存在,某一部电影本可以更好。
各个影评人之间只会有风格的不同,有人看中导演的叙事手法和拍摄手段,有人欣赏编剧独特的构思和创意,有些影评人更侧重于演员的表演,甚至一些角度独特的影评人会就影片的配乐、化妆、服饰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某些评判在观众看来过于吹毛求疵,但这就是影评人的风格,他们通过不同的角度表达对一部电影的看法。
对待《闻香识女人》这部影片,《洛杉矶时报》的影评人更在乎的是编剧博·古德曼对70年代的那部外国影片《女人香》的大幅度改编,《旧金山纪事报》则认为影片的打光太过明亮,距离电影的主题稍稍有些偏差,《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埃伯特则把这部《闻香识女人》和同类型的其他影片拿出来作对比,思索这部电影的优点和相比同类电影的缺陷所在,每一个人的角度不同,热爱电影的观众们就可以通过不同的观点来全方位地了解这部电影。
好莱坞电影的运作和经验丰富、一语中的的影评人们脱不开联系。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观众也把影评人的打分当成是否是影院欣赏一部电影的重要参考。
庆幸的是,在这些严苛的影评人眼中,乔什的表现是合格的。
当然,通常来说,再严苛的影评人通常也会对年轻演员保持欣赏的态度,因为他们是好莱坞电影的传承者,一旦出现一位天赋出众、足以将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传遍全球的演员,影评人们也会像业内人士一样欢呼雀跃。
一般来说,无论是电影公司和影评人一开始都会给予年轻演员许多机会,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年轻演员一般心思单纯、片酬低,而且很容易和观众建立起偶像和粉丝的联系,一旦某位年轻演员在好莱坞取得成功的话,他可以从25岁一直工作到60岁,始终能保持一定的观众认可度,也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电影市场创造财富。
俗话说,就是放长线钓大鱼。
如果一名演员50岁之后才能走红的话,即使他一时之间能够收获不俗的影响力,但电影公司和整个电影市场对他倾注的关注度都会很有限。
他的潜力已经注定,未来延续长红状态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即使在好莱坞这样一个开放的市场,某位演员默默无闻多年突然中年翻红的事迹都极少极少,更多的还是从年少一直走红到年老,成为站在好莱坞顶峰的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