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泉江,灵山县。
南方的夏季很热,稍稍一用力,浑身就是大汗淋漓。
虽然,王硕家的装修已从外墙转入到室内,但中午还是得早早收工。
王硕姑父的手艺真的是没得说,质量好,远近驰名,但就是干活有点慢,再加上小姑自己当小工,夫妻档配合起来,进度快不了。
慢工出细活,适合那些慢慢装修,对品质有追求的人家。
王硕的父母打算住在一楼,二楼自然是准备留给王硕娶老婆用的。
这也是农村人的常态。
按照习俗,长辈是不能住得比晚辈高的。
快到饭点,王文军刚好拉完货回家,他每次都会算准了时间,差不多中午到附近,顺便回家吃饭,这样可以省去一顿饭钱。
每次回来,他都会先到工地上去看看,每天看着新家一点一点地出效果,心里别提多满足。
表弟住校,姑父和小姑虽说是在隔壁村,但往返也不方便,于是装修的这段时间,他们都是直接吃住在王硕的家里,有时候就连周末表弟放假都是直接到这里来。
母亲和小姑在厨房里忙着午饭,父亲和姑父要么在工地,要么就坐在一楼的客厅里,讨论着一些装修的事情,还有房屋的布局,或者是庭院的布置等等。
男人嘛,在这方面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以前,两家人都穷,但一直都是相互帮衬着。
现在王硕家里起来了,对待姑父一家自然也是毫不吝啬。
但亲戚之间也讲究一个平等往来,像现在这样挺好的,彼此都有颜面。
“老何,我这边大致上算了一下,你们俩的工钱能结不少,我觉得吧,你可以计划一下,把老房子也给翻一翻,工钱都是你们自己,材料嘛,我这边可以帮你去拉一些,差不多够了。”
四人围在一张小餐桌上吃饭时,王文军突然提议道。
刚才他们刚好就提到了姑父家的老房子会漏水。
“是啊,老何,小伟也大了,不趁着现在,抓紧把房子建起来,以后更难了。”母亲也在一旁说道。
小姑是个典型的农村女人,一切都听丈夫的。
哥嫂的意思让她很动心,所以她一个劲地看着自己的丈夫。
“接下来小伟读高中,学费、生活费,都需要花钱,以他的成绩,将来肯定考大学,那就更贵了,该好好研究一下了。”王文军多劝了一句。
王硕之前答应说,表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由他负责,这是一句承诺,更像是在兜底。
实际上,很少有人会这么干的,欠的人情太大,也容易被人瞧不起。
就算真应付不了,那也是借钱读书。
但王文军说的也有道理。
现在不抓紧,以后花钱的地方更多,更难了。
到了二十出头,要是还没有一幢好点的房子,娶不到老婆的。
当然,年轻人怎么想,不知道,但他们老一辈的眼界就局限在村里、县里,这才是他们唯一看得到的,能为子女们谋划着想的。
姑父看了看妻子,心中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但他生性谨慎小心,也没当场做出决定。
“我们再想想吧。”
王文军夫妇俩也都了解他,也就没多说什么了。
说是兄弟姐妹,可都分家了,每个人只能各顾各的,谁还能管别人家什么事情?
类似建房这种大事,能给予支持,当个强力后盾,那都算是非常好了。
就在四人边聊边吃饭的时候,王文军的诺基亚突然响了起来。
“大中午的,谁这个点叫拉货?下午晚点再去,免得中暑了。”小姑在一旁劝道。
王文军笑着答应,再拿出来看一下号码,竟然是国际长途,他当即脸色一肃。
不用猜,能给他打国际长途的,就只有王硕了。
“王硕的电话。”
王文军说着,顿时就按了接听键,人也站了起来,走到屋外,这里信号更好。
母亲和小姑他们也顿时都安静了下来,饭都不吃了。
“真的吗?什么时候?周六晚上是吗?”
“几点啊?”
“哦哦哦,咱们国内是八点半到九点是吗?”
“好,好,我知道了,你要好好加油,别有压力,知道吗?”
屋内三人都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很快,就看到王文军兴高采烈地从屋外快步走了进来。
“王硕来电话了,他说,他周末会上场,让我们注意看电视,说是到时候会有直播。”
“电视直播?”许秀英也顿时激动了起来。
虽说分开还不到一个月,但她已经很想念儿子了。
“对,说是周六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咱们国家电视台体育频道会直播。”
说着,王文军就转头看向了客厅。
之前王硕就提议要买一台电视的,结果硬是被王文军给拒绝了,说是没什么用,家里还有一台小彩电可以将就,广电也没装,就用农村常见的那种小卫星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