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虽然是这样.但我们无悔(三)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这条巨轮终于从迷雾浪谷中挣脱出来,调正了自己的航向。

大地激动得发颤,中国巨轮在加速、加速!

茌平也迎来了历史上最灿烂的时期。广袤的大地一扫十年浩劫后的阴霾,打破千年僵化封闭的思维模式,撩开了大步前进的巨足。

躬身执教的王普济、李玉兰更是把心贴在了他们所钟情热爱的事业上了,用王普济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活要活出个样来,干要干出个样来!”他们活得怎么样暂且不说,干得怎么样,在赵官屯中学却是有口皆碑。

从1982年以后,王普济、李玉兰二人连续多年被评为茌平县的模范教师,王普济于1983年加入了中国**,李玉兰于1984年也入了党。入党后的他们更是勤勉敬业,又连续多年荣获了茌平县模范**员的光荣称号。

提及他们二人,老校长王兴中总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感情,泪眼花花的连声感叹:“普济和玉兰可真是我们学校的顶梁柱啊!不光是业务好,工作能力强,而且时时处处关心他人,爱护学生,克已奉公。学校里的老师们常评议他们说,经过锻炼了的知识青年素质就是高!

按规定说王普济年龄已经超过了做团组织工作的年限,可学校里考虑再三,觉得没有比王普济更合适的人选,便报请上级批准破格任命他为校团委书记。果然他不负重望,工作搞得很出色。还有李玉兰,一直在我们教育界担任乡里的妇联委员,威望很高。”

王兴中还讲了这么几件小事:王普济的家就安在校内的宿舍内,一般人家中的蜂窝炉也就烧三、四块煤,可他们家的炉子却一天到晚烧着,老师学生随时可以到他家里打开水,他那炉子几乎成了公用茶炉,普济都是烧自己的煤,从来没用公家一分钱!

谁碰到什么难处,只要王普济知道了,总是热情主动地前来帮助,不辞辛苦不说,还常常慷慨解囊。学校里有人去济南看病,王普济总是陪着去济南,又搭功夫又搭钱,就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学校让王普济负责安排教师的课时,他总是把第四节课排在李玉兰身上,因为第四节课往往要耽误下班回家,一般人都不愿意上。李玉兰曾揶揄王普济说,你怎么老是给我排第四节课呀,你就不怕到点吃不上饭呀!

王普济笑笑说,你说我不排给你排给谁呢?谁让咱俩最近乎呢!

有一年麦收时节,王普济正在上体育课,突然有人惊叫:不好了!着火啦!王普济扭头一看,见学校西边不远的麦场上浓烟滚滚,人慌马乱。他立刻带领学生们拿着脸盘、水桶等救火家什向火场奔去。

当时村里的男壮劳力大都在大田里收麦,麦场上净是些妇女老人,普济带着几十名学生及时地赶到了。经过一场奋力的扑救,保住了场上的麦子,社员们都激动地跑过来连连道谢。一位老大爷拉着王普济的手一个劲儿地晃:“王老师,多亏了你和学生们啊,你看看这场上,哪有个整壮人啊?要不是你们来了,这麦子,毁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组织豪杰去抗日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