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我要找的就是你这种老坐地户。请问,你熟悉西部的楚西乡吗?”
“老板,你找得真巧,我就是那边的人,你找我算是找对了人。”
“请问师傅,如果包一下午的车,大约多少钱?”
“二百,但是,如果遇到有过桥费之类的费用,得由你买单。”
“行,我先付一百,回来以后结清,行吗?”
“老板,你不必那么麻烦,我看你是个文化人,我相信你,咱们回来后一次了事。”
“好,成交。”
两人谈完价格后,吴望打开车门,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寒暄地问道:“师傅贵姓?”
“免贵,姓江。不敢动问,老板贵姓?”
“免贵,姓黄。”
说话之间,江师傅已经把车开到出口处,“黄老板,咱们去哪里?”
“西郊,楚西那边。”
“没问题。”说着,他下车从后备箱里拿出两瓶矿泉水,上车后递给吴望一瓶说,“黄老板,天有点热,喝口水,凉快凉快。”
“谢谢,江师傅,让你费心了。”
“这是应该的。黄老板,从这到楚西大约需要四十分钟的时间,如果你想休息,可以到后座躺躺……”
“谢谢江师傅,我没事……我还想在车上和你聊会儿天,听你说说楚西的故事。”
“好啊,没问题,你知道吗,黄老板?我们整车待在车上,能遇到一位喜欢聊天的客人,是我们出租司机的福气。”说话之间,车已经驶向南二环。
“江师傅太客气了。”
“黄老板,我们这边的人都比较实诚,彪呼呼的不会说话……哦,我说的是方言,彪呼呼就是二百五的意思。听口音,黄老板是南方人?”
“是啊,州中的。”这是吴望故意在口音中加进南方语调,为了给对方留下自己是南方人的错觉。
这是用特殊方式,误导对方的手段之一。采用走路的形体动作、刺激嗅觉的味道、说话时浓重的地方口音等等不同方式,加强给接触到你的人留下记忆错觉,一旦日后发生问题,给人造成扑朔迷离的效果。
“请问黄老板,楚西那边有亲戚吗?”
“不……”吴望被对方问的,一时有点语塞。
“不好意思,请黄老板原谅,是我多嘴……”看到客人有些难堪,他赶紧说道。
“不,江师傅,是我自己的原因……”吴望言不由衷地解释道,“我是……受朋友委托,到楚西寻找他母亲的墓地……”
卧底第一守则,让谎言最大程度地接近事实。
“你朋友是当地人?”
“不,他可能在这一带生活过,具体情况我不是太清楚。江师傅,在楚西,当年是不是有一个劳改营?”
“是啊,我知道,在十三里堡和我们村之间,我记得还有一个牛棚,五七干校什么的,当时我还不到十岁……你的朋友,他……”
“他在国外,明年准备回来……祭祖,请我提前过来看看……”
“请问,你的这位朋友在国外有名吗?”
“为什么这样问?”
“前两年,我们当地乡机关出了一个政策,为了扩大知名度,谁能把本地出身的明星富翁,特别是在国外有名的财团大佬请回来看看,就给你现金奖励。”
“哦,可惜,我的朋友只是一个文人……教授……”
“教授不行,大家对教书的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