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三层书架与墙壁一体,第一层摆满的羊脂玉书都是以篆文书写的圣贤经典。
皆是嬴翌亲手一部部雕铭而来。
《周易》、《春秋》、《诗经》、《道德经》、《庄子》、《尚书》、《大学》、《中庸》凡此种种。
玉书的书页薄如纸张无疑,且有元符云纹拥趸,精致细腻,比艺术品还艺术品。
当前的时代,当前的地位,并不允许嬴翌有更多的休闲。而元炁方案以《周易》为母,为了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道理,一部《周易》嬴翌只要有时间就会翻来覆去的阅读理解。
易为百家之源,为了更深刻的理解‘易’的道理,嬴翌的阅读面随之展开。无论是道家的还是儒家的,一应经典,在这些年里,嬴翌都通读无碍。
以他的神魂强度,所谓过目不忘轻而易举。但不忘却不代表完理解其中的道理。圣贤的微言大义,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理解。越理解,便越明白诸夏文明的深奥,便越能够体会到元炁方案的博大精深。
读书,记忆,理解,并在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的同时实践书中的道理,使得嬴翌真正得到升华——精神的升华。
如今的嬴翌,可以自豪的说,自己是智慧的。
第一层书架上的每一部玉书,都是在嬴翌深刻的理解过后,一个字一个字亲手雕铭的。他把它们放在这里,随时翻阅,随时理解。
而第二层书架上的玉板,则是嬴翌已经领会到基本奥秘的五行元符。
在嬴翌看来,文字是文明的载体,而元符正如天地的文字,是天地间的道理的载体。
五行元符,共六千四百八十道子符,如今嬴翌领悟了基本道理的,已有一千五百余道。
这一千五百余道子符,皆被嬴翌一一铭刻在长三寸宽两寸的玉板上——在南阳方城山,嬴翌就在做这件事了。
可以落实到书面的子符已有一千五百余道,在御书房里是最的。元炁殿也有一套,不过只有八百余道,却也足够元炁殿的供奉们去钻研了。说到底,他们不是嬴翌,对元符的理解,远远不足。到如今,对元符理解最深刻,最多的张少师,也不及百道而已。
自然的,元符的简化,主要还是集中在五行元符的前一百道子符当中。而且尚未进入教化体系——帝国建立已近三载,但教化体系还未有完铺展开来。当然,最早的,譬如河南和京畿地区,新式的学子也还未完成义学阶段的学习,同样没有达到可以接触简化元符的层次。
眼下有资格接触简化元符的,皆是元炁殿的成员。修道士供奉,或者大匠师们。
另外,在太学中已储藏有基础的简化元符典籍,朝中的官员有兴趣有时间的,嬴翌也鼓励他们去看看。
毕竟他们的基础素质已经达到了相应的层次。无论是体魄还是神魂强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