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议,朱厚熜对夏言也说过,但是比起来整体的税收制度来说,到底上交什么就是小事情了,以后再改也是可以的,所以夏言没有很上心。而当朱厚熜与王守仁提及的时候,王守仁却是重视了起来。
于是,米粮丝绢等仍缴纳实物,余者皆折丁银计,又是新的税制之中重要的一条。
税制改革开始了,阻力总是巨大的。虽然现在朝廷上已经整治的差不多了,可是地方的阻力比起来朝堂上的,只是力量更大。
朱厚熜在面对着层层叠叠的奏章,皆是议税制和反对税制改革的,此时,他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会有那句话:人多力量大。这些地方官员们,虽然权力都是皇帝赋予,皇帝对他们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但是,如果他们抗命,那才是最麻烦的。
作为皇帝,你可以撤掉所有的内阁大学士,因为那毕竟只有六个人;你可以撤掉所有的尚书侍郎,那也不过十多个人;就算朝廷上只剩下小吏了,也只是三四十个职位的空缺。
但是地方官……他们直接控制着地方势力。朱厚熜不是怕他们权大,威胁君主。只是,人数多,离老百姓近。他们都是怎么当上这个地方官的,朱厚熜心知肚明,换上一批两批,也只是换汤不换药——不都是走关系,花银子弄来的官位么?撤了一批吃饱的老鼠,换上饥饿的,还真不如留着那些饱了的老鼠们。
但是这次朱厚熜也是下定了决心了,非改不行!
两税制,按照田亩数量和收入多少收税,徭役也一并处置。朱厚熜又借鉴了后世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田亩数量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开始定额加税率。
地方官员们反对,朱厚熜自然是料想到了的。那些官儿们,有许多本身也都是大地主。还有许多,是大地主的保护伞。他们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自然是要反对的。
应对的方法,也是有的:罚奉和杖刑。
凡是抗命的,上书的,给皇帝递折子的,还有敷衍了事的,拖沓不行的,全部罚奉三年,笞一百。皇帝派钦差下去,监督着,一旦有违犯,不论是谁,一律不得免。
这样铁面无私的事情,夏言还是很能做得来的。他本身也不是蠢笨的人,只是有些过于坚持原则,方法上不如王守仁机变,但是这样的场合,正适合他这样的脾气性格。赵审则与夏言兵分两路,这样死板板的大儒,朱厚熜对他的操守品性自然是非常放心的。就算他是皇帝的老师,朝廷也不能白白的养活他,终于有个活适合他了,干活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