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愈近,庆符县又添了两个集市,热闹氛围似有胜过叙州城的架势。
安置了十万余川西人口之后,城墙外已建起了一片片屋舍商铺,使得县城的规模扩大开来。
腊月二十,一队百余人车马由南边缓缓而来,马车上载着一个个箱子,引人侧目。
他们一路穿过城外的新城大街,进到南城门。两个领队的管事一路张望,互相交谈着。
“大宋还是繁华啊,看这巡兵是多,但城门怎么无守卫?”
“城外房屋人口远胜于城内,守着城门还有何用?”
“也该再建新城墙才是。”
“这恰说明此间兴盛之快,郡主这位夫婿实有大才干”
在拥闹的长街上走了不多时,迎面一队巡捕大步走来,拱了拱手,问道:“你们运货来,关税可缴过了,烦将凭证给我查看。”
两个管事对视一下,只觉这般客气的胥吏真少见
“我等非是客商,家中主人命我等前来送嫁,敢问县衙可是往前直走?”
那快班班头吃了一惊,看向那一辆辆马车,暗骂沿途的关卡竟也不派人来报,忙引着他们去县衙。
“黄金二百两、白银五千两、玉如意六柄、龙凤呈祥珐琅盘一套、彩绘鸳鸯图夹纻胎漆奁一副”
小半个时辰后李瑕接待了来人之后拿着一份长长的礼单给高明月,两人交头商量了一会,皆有些迷茫。
“我的嫁妆?”
“嗯,高琼大哥派人送来的。”
高明月又瞄了那礼单一眼有些被吓到抬头问道:“统矢城也不富庶,大哥竟拿出这么多钱财置办?”
“他那人做事太周到怕是预料到了二哥的情形。我算了一下置办这些礼物,他该是尽了全力了。”
宋朝风气就是这样送女儿出嫁时攀比嫁妆。比如苏轼的弟弟苏辙嫁女时便卖了一块好地,得钱九千四百贯为女儿作嫁妆自言“破家嫁女”。
这种士大夫间的攀比也传到民间使宋朝常常出现嫁女时“红妆十里”的场景。嫁妆多少直接影响到新妇在婆家的地位。
高琼世家子弟出身了解宋朝风俗。又料到高长寿如今在威宁尚需要李瑕帮衬,置办不起嫁妆于是掏了这份钱财。
不仅是破家送嫁且还担了莫大的危险一旦让蒙古人发现这统矢城主所为,一个“通宋”的罪名下来,甚至是灭家之祸。
但高琼还是这般做了,既是高氏“三王一帝五封侯”的颜面不能丢,也是对李瑕的看重。
“那你收了吧。”高明月说着,将礼单塞在李瑕手里,彼此手又碰了一下,滑滑的。
“我听说嫁妆是女方的私产。”李瑕难得开了个玩笑,道:“盗取妻财是犯了宋刑统的。”
“那我我给你用了嘛。这么多东西,我安置不来。”
“于礼法不符的。”
“不符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