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正文 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前瞻

十三五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前瞻

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60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的转变。这些转变都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下,为实现国家发展整体目标做出的战略性调整。历史实践表明,每一次调整都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经济格局。为改变这种状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沿着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前行,表现为“工业西渐”。

“工业西渐”的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其次是华东和华北。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当中,沿海地区占1/5,内地占4/5;而整个一五时期,基本建设投资内地占53.3%,沿海占46.7%。二五时期以后和“*”时期,工业建设大规模向内地推进,造成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三线”建设的失误,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学术界习惯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称为“平衡发展”战略,这实际上是为了改变旧中国工业分布极端不均衡的现状,也是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关系的具体行动。

沿海与内地的区域格局。沿海与内地的区域格局,实际上是承袭新中国成立前的旧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努力打破这种旧有的区域格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时期开始建设的156个重大项目,它们都是按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标在全国布局的。

*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出于备战的需要,国家决定将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工厂转移,建立战略后方。同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就极不平衡,大部分的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生产力分布存在地区非均衡性,经济形势也提出了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的需要。所以,这一阶段主要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集中体现就是“三线”建设。按照设想的军事地理区划,中国沿海为第一线,中部为第二线,后方为第三线。湘西、鄂西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为西南三线。西北三线建设,其辖区为陕、甘、宁、青、豫西、晋西。相对于西北、西南的“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称“小三线”。根据这一精神,三五计划明确提出,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四五计划则提出建立各自为战、大力协作的经济协作区。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对于中西部的投资高度倾斜。三五计划中,全国新建的大、中型项目中,西南、西北、中南地区的项目数高达60.2%。而该时期东部的发展则受到了遏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7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免费阅读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