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正文 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告别镀金时代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21世纪经济报道在北上广深配置多名记者,与各类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直接对话。“对话首席经济学家30人”将针对市场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向投资人提供最为专业的讨论。

机构从业者、投资人可以将各类问题发送至.com,与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进行直接对话。

本报记者 饶守春 北京报道

那场曾裹挟巨大财富呼啸而来,随后又转瞬即逝的大牛市,让无数人猛然惊醒并意识到资本的泡沫。

而经历过换帅的中国证监会,在刚刚逝去的五月里身影频现,对有关行业并购的约束,对中概股回归的收紧,乃至新近下发的停复牌新规,无不彰显其规范市场的决心。

5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邵宇,深度解读了上述提及的多项监管思路,以及近期的多个市场关注热点问题。

政策收紧为保稳

在邵宇的微信朋友圈中,他曾谈及“理解资本市场的核心在于估值,在于未上市与已上市的估值差,新兴和传统的估值差,国内和国外的估值差”。

《21世纪》:你怎么看前段时间市场上有关监管层收紧影视、游戏等四个行业的并购重组?

邵宇:从以往已有的这些案例来看,一些企业在进行跨界收购时,的确出现了高估值的现象。而且高估值背后是高业绩承诺,无法完成业绩承诺的现象也是越来越多。同时,这也是保护中小投资人的一种政策考虑。

另外,任何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的,有不少的跨界收购也确实是未来转型的需要,因此需要去做一些倡导,倡导企业在作这个收购的决定时,能够考虑全面。我觉得这个政策是对的,不一刀切,但是会收紧。

《21世纪》:对于中概股回归的收紧,你怎么理解?

邵宇:对中概股而言,海外的估值的确要低一些,是美元资产;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是人民币资产,估值又是偏高的,因此给大家带来一种感觉就是,美元资产回到国内后,换成人民币资产,能够享受到溢价带来的效果。

所以一些企业去海外收购资产,就希望享受到一些优惠。但是这个海外收购如果不是真正以资产整合为目的,而是以跨市场套利的话,监管层对此是比较反感的。所以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存在,中概股的回归是收紧了。

《21世纪》:自刘士余上任证监会主席后,市场明显能够感受到监管方面有收紧的迹象。对此,根据你的观察,是这样吗?

邵宇:刘士余上任后,第一个任务肯定是保持市场相对的稳定,也就是说不要有一些特别大的波动,这也是因为对整个宏观实体经济来说,如果资本市场波动过大的话,是不能承受之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