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以为皇帝就到了这里。
结果朱厚照负着手晃了一圈说:“到第三次的时候,朕会派出钦差进行核查验收。”
不管有多大用,反正这些手段得上。
总不能什么篱笆都不筑,那更加没有底线了。
“若是验收合格,钦差签字确认即可。将来出什么大事,朕只找署名之人。若是不合格,朕就找经办此事的大臣。”
“陛下圣明!”
如前文所述,封建王朝并不是没有力量。一个创造了如此灿烂的文明,横亘在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有数千万人口的大国,怎么会没有力量。
关键是要看力量怎么用。
朱厚照到现在为止,没有批准过什么宫殿的建设,就是自己的生日也是简朴着过。而且是想尽办法利用后世的经验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就是吏治**,他的确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尽量用有能力的大臣,能办成一件事就办成一件吧。
历朝历代,一旦到了中期,贪官污吏横行是一个必然现象。
聪明的老百姓把各种政策设计的漏洞钻得透透的,其实也有皇帝试图改出这种状态。比如乾隆之后的嘉庆。
乾隆晚年国家贪腐都什么模样了,嘉庆登基以后也是一心反贪。结果反了十年心灰意冷,而且基本也没什么成效。
只能说,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
就像威宁伯,他觉得自己是在严格按照太仆寺对马匹的各项治标要求办事,哪里又想得到,下面的官员早就把马给换了。
固安县的百姓看到县衙张榜退出民牧,许多人是开开心心准备把手中的破马交出去不管了,结果平日里便欺负乡民的那些个大户,竟然要换马!
真是天理何在!
朱厚照其实也知道,大明还是有水深火热的地方,至少北直隶就是。
大朝会进行到这个程度,许多议题都有了结果。但复套还被压着,话虽如此,也不能一直压着。
第五日晚上。
天子突然星夜召见内阁、六部九卿和英国公、成国公等最主要的大臣。
第六天已经没其他事了,今晚必须要说清楚。
这么十几个人都到了,朱厚照终于开口,“有一份奏疏,朕已经在怀里揣了好几天了。朕,看了以后是痛心疾首,始终夜不能寐。”
皇帝这样讲。
李东阳、谢迁、杨一清、王鏊、英国公五人列第一排,都跪下来。
“主忧臣辱,尤以内阁为百官之首,未能解君忧,实臣等之罪也。”
“李阁老。第一日,你劝朕罢兵而安民,按理说,这样的奏议朕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可你们知道,为什么朕压到了今日?”
大臣们当然都疑惑。
朱厚照把手中的奏疏举起来,“答案都在这里。已退出民牧的县,百姓依旧沿街乞讨,路有冻死之骨,触目惊心,以往,朕竟不闻也。所以朕不确信,是不是朝廷耗费了千万两白银,全面退出民牧以后,百姓就真的能过上好日子。”
按照以往的经验,大家都知道今夜不是小事。一时间都多少有些噤若寒蝉。
朱厚照有些看出来,“你们都不必害怕。今日朕所说之事,非众臣之过,朕亦有过。刘瑾,你将这道奏疏,给各位看看。”
刘瑾自然知道那是什么,
就是四川那个不知道哪里来的知县,顾人仪上的。
然此事,牵涉甚广,皇帝,真要如此吗?
“陛下……?”刘瑾跪了下来,“去年,朝廷与鞑靼打了仗,今年小王子说不准便会兴兵报复。而京畿之地,关乎天下,一乱,天下震动啊!”
朱厚照握紧了拳头,催道:“去!朕心中有数。”
所谓皇庄、官庄之事,在明朝中期也算是个较大的议题,许多著名的臣子都给天子上过奏疏要求皇帝退还庄田。只不过明朝的几任皇帝都不理罢了。
但朱厚照并不真的姓朱,他是为了汉家百姓、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才想当好这个皇帝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