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图书馆,朴征就直接朝着中国古代书法历史那一块奔去。
“那个朗舞搞的什么《洛神赋》真迹,竟然可以卖一亿多美元……一美元大概是八块钱人民币,用来买药可以吃到成仙吧……”
朴征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妖怪文物――夭宝后,心中也开始跃跃欲试。他现在已经通过斩龙台,恢复了当初修行仙法的记忆。不过两厢比较下来,却发现这《上清黄庭内景经》更适合在灵气稀薄的现代修炼。
当年朴征修行的时候在汉代,那时的天地元气之浑厚,远非今日的人间可比。百多年修成仙道,是再也不可能了。
而修习这个《上清黄庭内景经》,没有大量的灵药支撑是不行的。元叶金针现在起到的作用不过是基础筑基,以后需要更高级灵药的时候,那钱花得就跟开水管放水一样“哗哗”的。
朴征打的主意,就是学习一点中国古代的书画玉器之类的文物常识,没准哪天在老城墙古玩市场给他淘到一个夭宝,那就发达了。
很快,朴征手上多了好几本关于中国古代书法的图书典籍。因为朗舞说过王献之的《洛神赋》,他就在里面先找到关于王献之的魏晋书画作品部分,迅速翻阅起来。
找到了王献之那部分,朴征认真的研究了一下这个真迹卖了一亿多美元的超级牛人的事迹。
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中书令,故世称大令,为羲之第七子。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墨林快事》评其书曰:“笔画劲利,态致萧辣,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
看到了这个资料,朴征才知道,原来王献之就是王羲之的儿子。随便看了一下那些真迹摹本的《洛神赋十三行》、《中秋帖》、《廿九日帖》、《鸭头丸帖》、《新妇地黄汤帖》和《东山松帖》等王献之作品彩图,顺手翻开了更加有名的王羲之那部分。
在关于王羲之的那一部分那里,评价明显就更高一些,而且他传世的作品也比儿子王献之更多。尤其是那个著名的《兰亭序》,朴征就是从课本上跟《兰亭序》相关的内容知道王羲之这个有“书圣”之号大书法家的。
“《兰亭序》、《姨母帖》、《初月帖》、《丧乱帖》、《乐毅论》、《十七帖》……这些玩意的真迹,能卖多少钱啊……”
对于书法作品的优劣,朴征是一窍不通。不过看着那些摹本或者碑刻的图片,不禁感慨一下这些玩意的真迹要是放在今天,该卖出什么天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