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节度使,现在都不在关中,被压了一年的皇帝,这会儿一定在舒展身躯,他是皇帝,先天就有许多优势,只要不是太蠢笨,一两年时间,怎么也能恢复一些元气。”
“他恢复了些许元气之后,便会想着收复失地,三个节度使的地盘他不敢碰,江南这种膏腴之地,他一定不舍得放手,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难的时候,还往金陵安置这么多皇城司的人手。”
说到这里,李云看了看杜谦,轻声道:“我估计,明年下半年,最迟到后年,战事就要起了。”
杜谦愣了愣,然后喃喃道:“谁来打我们?朝廷应该没这个能力了罢…”
李云继续说道:“潼关是河东节度使李仝的兵占着,禁军想要东出,一定会经过李仝,也就是说,如果朝廷要对江南动手,河东节度使一定会有一份。”
“只要朝廷许给好处,平卢军到时候未必就不会动手。”
“如果再有其他节度使,想过来分一杯羹,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可能就是双方兵力规模都超过十万的大战。”
在内政方面,李云当然是不如杜谦的,但是在军事层面,尤其是军事洞见方面,杜谦远不如李云,
事实上,从朝廷罢免李云官职的那个时候,李云就已经开始往后推演,接下来两三年之内,可能会发生的战事。
现在九司渐渐强大起来了,能搜罗到的情报也越来越多,随着情报汇总到李云这里,他能看到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当今天子虽然是个怂包,但怎么说,也是个年轻的天子。
武周经历这场大劫不曾亡国,说明朝廷气数未尽,第身为皇帝的武元承,只要缓过来一口气,他心里想的是什么,连猜都不用猜。
那就是中兴!
至少,恢复先帝朝的钱粮收入。
这个时候,摆在他面前,看起来最有希望夺回来的,自然就是刚刚兴起没有几年的李云了。
而这会儿,李云就已经在为可能到来的战事准备了,甚至他愿意把均田往后放一放,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要为战事做准备。
杜谦自己喝了口茶水,许久之后,才看着李云,沉声道:“那就…那就按二郎的想法来办,广积粮,缓称王。”
“广积粮这件事,我来做。”
他看着李云,正色道:“今年是个丰年,秋粮完全收上来之后,应该能结余不少。”“如果明后年真有二郎说的那场大战,军队吃上一年半载,我想不会是问题。”
杜谦看着李云,又说道:“假如战事到来,二郎再赢下这一场,到时候即便不称王,也是江南王了。”
李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不是很看重这些虚名,不过我想,这场仗大概率会打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