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全部允准奏章所请,并赐给尚方宝剑以加大熊廷弼的权力。熊廷弼刚刚走出山海关,铁岭又失守了,沈阳和其他城堡的军民一时间全都逃窜了,辽阳一带人心不安。
熊廷弼兼程向前,遇到逃出来的,就劝说他们回去。把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斩首来祭奠死节的将士。把贪污的将领陈伦给宰了,并上书弹劾、罢免了总兵官李如桢,用李怀信替换了他。
熊廷弼督促士兵打造战车,置办火器,开挖战濠,修筑城墙,做御敌守城的准备。他的命令坚决,有法必行,几个月下来,守备大为牢固了。
接着他上书明神宗进呈方略:“请召集军队十八万人分布在云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等战略要地,首尾呼应,小的战事各自拒敌防守,大敌来时则互相接应、援助。另外再挑选精兵悍将组织游击,乘机出动,攻掠敌人的零散兵马,扰乱他们的耕种和放牧,轮番出击,使敌人疲于奔命,然后瞅准机会进兵剿敌。”
奏章递上后,明神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明光宗驾崩,明熹宗即位,朝廷里事情正多,而对边疆大臣的议论也开始了,御史冯三元弹劾熊廷弼八件没有谋略的表现,三件欺瞒皇帝的事,说不把他罢免,辽地终究无法保有。
明熹宗把冯三元的奏章发给朝臣议论,熊廷弼恼火了,上书为自己竭力辩解,并且请求罢官回乡。御史张修德又弹劾他破坏辽阳。熊廷弼更加愤恨,又一次上书自白,说“辽地现已转危为安,为臣却要由生向死了”。于是缴回尚方宝剑,竭力请将自己免职罢官。
给事中魏应嘉又弹劾了他,朝廷终于决定准许熊廷弼去职,用袁应泰接替了他。
可是,在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
熊倜看着秦良玉的眼神,心里想着:战场上死了那么多人,朝廷在做什么?郑贵妃在争皇太后,冷血在争皇位,大臣在争权夺利,有几个人是为老百姓作想的呢?
熊倜又想起了潜龙,哥哥不知道在哪儿打仗,哥哥也有一天会像秦将军的哥哥一样,回不来了。上次见面还没有来得及问哥哥和母亲见面了吗?哥哥连母亲的面也没见过,就上了辽东战场?
母亲和老和尚现在何处,师父逍矣和欧阳莹在逍遥山庄或是又去了别的地方,还有夏芸……
夏芸是熊倜的心病,他好像开口问一下秦良玉,在战场上见过一位像她一样的女将吗?
熊倜心里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他看着秦良玉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熊倜想想,看着桌子上的地形图,说着:“毛游击只领一百九十七人取得镇江大捷,全辽震动,数百里之内,望风归附,其实这可以牵制和分散努尔哈赤的兵力,制约努尔哈赤南侵的步伐。”
熊倜用手指着地形图的一些地方说:“镇江大捷,加上我军沿河布置的游击和河东的军营,可以说,我大明在河东又连成了一线。”
秦良玉脸色有了些缓和,看着桌子上的地形图,也指着辽河以东给熊倜讲解着:“努尔哈赤虽然占领了辽阳、沈阳,抚顺、清河一带,实则只是辽东一角,不足为患。广宁、平西堡,整个辽河以东,我大明还占据大片土地,镇江大捷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说是打乱了辽东作战部署是有些言过。”
熊倜知道自己的想法说对了,又继续说着:“熊大人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在广宁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在天津与登、莱各设巡抚,置舟师,乘机入辽南;在东面联合朝鲜从后方打击后金;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
“广宁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是整个辽东战略的一部分,如果调集广宁兵进攻努尔哈赤,整个辽东的战略部署就被打乱。更严重的是如果努尔哈赤得到情报,趁广宁空虚而攻克广宁。努尔哈赤是打仗的行家,他经营的就是趁虚而入。”
“一旦广宁失守,整个辽东就全线陷入战局和动乱之中,这样就会弄得人心惶惶,整个辽东的防线就被攻破,就只有山海关一处止住努尔哈赤。”
“山海关犹如咽喉,万一山海关这个咽喉被努尔哈赤强取,整个大明都不堪设想。”
熊倜说到这自己都大吃一惊,熊廷弼的雄才大略自己领悟得太晚了些。他心里着急起来,以他对王化贞的了解,王化贞居功自傲,确实不会听熊廷弼的调度。加上王化贞兵权在手,全军将士都有出兵的思想,说不定那一天王化贞就出兵了。
熊倜想到无不担心地看着桌上的地形图。
秦良玉也很担心地说:“熊廷弼三十六年巡按辽东。面对辽东地广人稀,边防多事,特别是后金势力兴起,实行军屯,缮垣建堡,按劾将吏,军纪大振。上疏备陈修边筑堡、以守为战的存辽大计确实是很有成效。”
“可是,熹宗初立时,熊大人以不进兵为言官所劾,上书自明,求罢,朝廷以袁应泰代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死了,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这是铁的事实,血的教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