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十一章 誓师

四月己卯,遣使购遗书。以备编撰《永乐大典》。银行行《安南战争债卷》及《安南战争股票》。

债卷的年利息为.0%,待安南战争胜利后连本带利偿付,分为一贯、五贯、十贯、五十贯、一百贯五种面值。而股票则只有五百贯这一种面值。待战争胜利后,则将股票持人有册封为有邑恩骑尉。由于朝廷并不限制百姓们购买战争股票的数量,因此如果某人购买了五股股票,那么安南战争胜利后就可以成为有邑云骑尉;如果购买十股,则可以成为有邑骑都尉……反正买得越多,将来爵位也就越高。

朱棣穿越的四年多来,民间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展。如今已经有少数地主老财开始投资手工业了。不过,更多的地主老财却仍旧习惯于将银子或大明宝钞埋藏在地窖里。那些守旧的地主之所以不用流动资金用来投资,是因为害怕风险。然而朱棣当政以来政府信用还是很不错的,因此债卷对他们也就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尽管这种债卷的年息只有一成,但与放高利贷相比却更有保障。至于说安南战争是否能够获得胜利,却是没有哪个大明人会对此怀疑的。就好象后世的美国人顶多只会抱怨打某场仗可能会得不偿失,却不会怀打不赢一样。既然这次战争必定胜利,守旧的地主老财们自然也就从地窖中取中现金踊跃购买债卷了。

然而股票的行情况却并不理想。其实算起来,以购买战争股票的方式获得有邑爵位比通过组织移民地方式获得有邑爵位地成本要低得多。朱猜测,股票的行情况之所以不理想,是因为领民为安南当地人,因此富人们担心统治不稳定,而且也担心事有反复。这种担心也未必就是杞人忧天。历史上安南稳定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爆多次起义,最后明朝势力甚至被赶出安南。朱棣虽然觉得采取封建采邑制不至于过分刺激安南人,但这种事谁又能说得准?

眼见购买股票的人寥寥无几,朱棣急了,只好通过强行摊派的手段命令富户们购买股票。

新中国行第一批股票时同样无人问津,也同样是通过强行摊派地行政手段将之消化的。然而事后,第一批购买股票的人却或多或少了财。朱深信这次战争能够获得丰厚地红利至于说之后安南是否会爆起义,朱棣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之所以强迫百姓们一同分享战争红利,朱棣其实是出于深层次的考虑。

十五世纪,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积极扩张政策,那实在是太可惜了。然而普通百姓却罕有喜欢战争的,如果老是打仗,百姓们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厌战情绪。尽管封建社会的百姓们不会为了抗议战争而上街游行,但百姓们如果厌恶战争却显然不利于扩张。所以,朱棣便想出了让百姓分享战争红利的办法。只要战争能够给普通百姓也带来足够的好处,那么大明即便不变成一个好战的国家,至少百姓们也会反对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