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八十一章 《一份书稿》的由来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难道这就完了吗?我揉了揉已经有些红肿的眼睛,往窗外看去已是一片漆黑,夜已深。我竟然只用了半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我的这部小说,我却顾不上为自己的毅力高兴,就被这种疑问牵引着我的思维。

接下来的内容怎么没有发上去呢?我匆匆忙忙从自己的柜橱里找出了这份书稿的手写原稿,翻到后面,读起后面的内容••••••

我是怀着一股无法言喻的冲动写下了这部长篇小说的书稿。这股冲动来自于我拜读了郁秀姐姐的处女作《花季•雨季》之后的感受,那时候我就深感我国应该出现一部反映当代内陆地区的校园小说。

《花季•雨季》这部校园小说写得很好,但她所反映的仅局限于深圳这个经济特区,这毕竟与我国内陆有着极大的区别。

遥忆当初我是靠一股少年冲动写下这部校园小说的初稿仅仅用了二十一天的时间,却没有想到它竟凝聚了我两年多的心血。我时常望着自己的这份心血发呆,渴望它能以书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清楚自己的水平有限,不敢拿自己的愚作与《花季•雨季》相提并论,也不指望它能带给我多大名利。然而它毕竟是我用心去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无论它存在着多少缺点与不足之处,或者受到多少人的嘲笑,我都会毫无怨言的默默承受。

应该感谢这份书稿它道出了我内心的感受,对曾经所在的高一(6)班深深地眷恋,对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生活的快乐时光的留念,这些是我所要倾诉的,它是用平凡与朴实的语言以小说的形式诉说出来,说给那些与我有着相似经历,而又深深地喜欢校园小说的人听。

值得思考的是这部小说所反映的是当代我国应试教育出现的状况是两个极端,形成好与坏各占一级。可是又怎样简单地用成绩来划分他们的好与坏呢?

这些也许就是我与这份书稿留下的一点思考吧!

这才是完整的内容,这是我在写完这部小说的初稿后经历几番挫折之后写的后记感言。

遥忆当年酷爱文理知识的我因听信了母亲那句“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局限性的话,而报考了理班,从此命运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迹。

试想想,一个对着汉语文化有着天生热爱,对历史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政治哲学的理解有着超常觉悟的文科尖子生,硬要他去学习枯燥无味的数理化知识,这对他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啊!

当年高考结束的时候,我在读过《花季•雨季》之后,仅仅用了二十一天的时间,一气呵成完成了这份书稿,准备拿着这份书稿去VS《花季•雨季》,谁知到后来遭遇了韩寒的《三重门》的浪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