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63章 相国寺表白

第284章 相国寺表白

所谓清流,历朝历代都有。而且根据历史发展规律,那是一代比一代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猛。

区别只是不同的时代环境下,这些清流在社会上活动的范围和圈层。

若是在战国时期,清流有如投汨罗江的屈原、有如饿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兄弟;若是在汉朝,清流有如酷吏;若是在唐朝,清流多如杜甫,颠沛流离,不得重用。

世家的强大,往往垄断上层资源。哪管你清还是黑,是亲戚的可以拉关系进门,草根出身的没有关系自己攀关系。

千古以来不变的道理。

但是宋朝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宋朝和其他朝代不同。

宋朝一方面不压抑土地兼并,另一方面就是继续发展的中央政权体制。

宋朝的清流们,是有机会做到宰相的。

别看这短短一句话,却对大宋起着生死攸关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宋朝时期科考很重要,对于能考中进士的人来说,只要考上了,就等于翻身了。若是考中了进士第一,那就意味着考中的人有做宰相的机会。

所以历来朝中党争喜欢在进士策论批阅上做文章,根源就在这里。

文人都是一个圈子的,你或许还没有去考试,但是已经在圈子里出名了,聪明的早早抱大腿,不聪明的也早早表现出了自己对朝中政事的态度。

所以历来文坛上的大家都在争夺进士第一等,甚至是第一名。根源就在这里。

只要你做了进士第一名,日后可以做宰相。

只要你考中进士第一等,日后前途无量,必定是朝廷任用的大才。

这种公认的,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选拔制度,让大宋的清流门一度有了发挥才干的作用。

只要你考中了,就一定有官做。自己为官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大大强于任何时代。

这可不是吹,搁在汉唐,天上掉下来一百个苏轼、苏辙、欧阳修都不见得有人搭理。碰见女皇武则天也许会被拽去写文章什么的,但是碰见旁人,真的就和李白、杜甫一样的遭遇。

所以素来都有说法,大宋是文人的时代。

根源就在大宋朝,文人真的可以做到暮为田舍郎,朝登天子堂。而就在距离大宋很近的中唐时期,杜甫还在感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这就是大宋的进步。也是大宋之所以有两面评价的原因所在,因为大宋的上下阶层之间流动的通道是非常大的。

大宋的文官制度的发展以及科举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可以基本上保证在大宋的读书人可以拥有和世家子弟一样入朝为官的机会,而且可以做到中枢。

一方面大宋的最高统治者重视这些人才,一方面当时的时代风气崇尚这些文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