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晨穿着官府,佩戴英雄剑率领一队人走出京城,脑子里还回想着季阳的话。他回头看向京城。心想:减农税增商税,这都是有利于百姓的好事,可惜师傅还是离开了。
无名看到徒弟投效朝廷,心灰意冷之下答应不再插手朝廷的事情,重新隐居。没有无名的领袖,少林武当昆仑华山这样的大门派,都无法阻止季阳改制门派的决心。
少林寺要改成少林书院,武当派要改成武当书院,昆仑派要改成昆仑书院……季阳允许少林武当这样的佛道门派,保留佛学和道学的传承,但是必须增加儒法,格物,政史等学科。
师徒传承改成师生传承,再加上政史教育,相信天下会,无双城这种私自征伐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因为一个书院并不是一个利益体,而是为国家教书育人,学习的目标从江湖中的争名夺利,转移到朝廷开设的科举上面。
除了强有力的军队之外,季阳还给各门派送去了一些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政策。
凡是改制为书院,可以得到朝廷的承认和扶持,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门派,改制为书院之后朝廷将注入一些教育资金,帮他们招收更多学生,光大门楣。
大多数门派都面临资金不足,自己又不会赚钱的困境,教育资金对他们来说诱惑很大。教育需要大力投资,这一点季阳是不会吝啬的,但是改制必须贯彻落实。
所以每一个改制为书院的门派,季阳都派了人去指导,其实是监督。哪个书院要是敢阴奉阳违,取消朝廷规定的课程,或者在思想教育中夹杂私货,别怪季阳不客气。
季阳一手大棒一手芒果,完成了一项举世瞩目的教育革新。
而原先民间一些私塾,书院,大部分教的都是儒学心学,心学也是儒学一个分支。民间私塾书院很少传授武功,他们追求的只有思想政治,而没有军事武力。
也就是说,儒学心学散播在中原各地的私塾书院,并不传授武学。这一点令季阳很不满意,书读的再多,要是没有强健的体魄很容易犯浑。
很多人说书生软骨头,不就是因为他们不锻炼身体,身体强弱是会影响意志的。身体强健的人精力充沛,如果文化水平也很高的话,肯定比那些体弱书生好得多。
当然,只学武不读书也不成,所以季阳的一贯思维是文武并济。
但他没有强制改革原来那些私塾书院,季阳只是在科举当中增加了一门军事考试。军事考试不仅考兵法,考国内军事国际格局,还考武功。
根据新科举的规定,无论考文官武官,每一门学科都要达到基础分。
基础分很低,一百分的试卷只要达到四十分就行了。
如此一来,原来那些私塾书院不得不根据季阳颁布的新科举考试科目,增加教育学科。新科举的改革当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考了十几年几十年,一辈子都在学八股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