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如此,从开春之后,京城里的孩童之中,就开始流传“十八子,主神器”的歌谣,一度传唱的非常之广,不止是京城,京畿以及附近的州府,都开始传唱这首歌谣。
这种意图明显的歌谣,很显然是西南集团的人有意宣传的。
除开这些西南军内部的压力之外,大晋上下还是有许多人不满李信西南集团的统治,有些地方的藩王,便开始裹挟地方百姓造反,两个月内,整个大晋江南江北,加在一起有七八次叛乱,其中五次都被地方官府平息,另外三次是神武卫大将军李朔亲自领兵平息的。
偏偏在这种情况下,李信带着靖安侯府的世子李平,离开了京城。
父子两个人在马车里坐了差不多六天之后,才在一处不怎么起眼的县城门口停了下来。
他们刚下马车,就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壮汉,在县城门口等候,见马车停下来之后,这壮汉连忙走了上来,对着李信低头行礼:“见过大都督。”
李信拍了拍这汉子的肩膀,笑着说道:“怎么?做了国公,连我这个师叔也不认了?”
当今朝廷,只有两个异姓国公,其中黔国公沐英还在京城里带领龙武卫,另外一位国公,自然是在北疆奋战了大半年的叶茂了。
去年年底,先是云州军给了两万兵马支援蓟州,而后贺菘带领的四个折冲府也赶到了蓟州,蓟州的防卫压力也就荡然无存,当时受伤不轻的叶茂便因为养伤,暂且退居二线,把蓟州的指挥权让给了贺菘,而这位叶国公本人,也是悄然离开了蓟州,回了宁陵老家。
当然了,他是提前与李信打过招呼的。
这个时候,叶茂刚回宁陵也就四五天时间而已。
叶茂也许久没有见到李信了,闻言也笑了笑:“师叔现在发迹了,我是怕师叔翻脸不认我这个师侄了。”
两个人,一个是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另一个是镇北军大将军,同时聚集在宁陵,自然是因为……清明到了。
李信因为战事,好些年没有能来宁陵上坟,因此带着儿子来给故去的老师磕个头,而叶茂也是因为国事,三四年没有回来了。
李信身手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李平,对叶茂笑着说道:“这是我家儿子,名字还是老爷子,一直没有机会带回来给老爷子磕头,今年总算有机会,我便把他带来了。”
叶茂闻言,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平,目光深沉。
才八岁的李平很规矩的对叶茂行礼:“见过叶大哥。”
叶茂虽然跟李平同辈,但是年纪比李信还要大几岁,“兄弟两人”的年纪悬殊太多,不过他还是笑呵呵的还礼道:“世子客气了。”
跟这个“小弟弟”客气完之后,叶茂左右看了看,对着李信小声说道:“师叔……你与世子两个人一同出来,是不是冒险了一些……?”
“又不是没有带亲卫,有什么冒险不冒险的。”
李信爽朗一笑:“要是有人能杀了我,剩下他们孤儿寡母的也没有用处,要是有人杀了我儿子,呵呵……”
听到李信的这声笑声,叶茂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让开身子,对李信说道:“侄子已经在叶家庄摆好了酒菜,还请师叔移步。”
李信点了点头,牵着李平的手走在最前面。
走了两步之后,他回头看向叶茂,轻声说道:“现在叶师兄去了北边,那边的局势也渐渐稳定下来了,那你也就有了选择,你养好伤之后,是要回到蓟州去,还是留在京城?”
叶茂微微低头:“师叔的意思呢?”
“要我的意思,你自然是留在京城好一些。”
李信轻笑道:“京城里还有十万左右的禁军可以交给你带,有你在,我身上的压力会小一些。”
叶茂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师叔,我镇北军十万人,尽数死在了鲜卑人手中,当初师叔应承过我,有朝一日给我报仇机会的。”
那年蓟门关守城守得太过惨烈,以至于到现在,叶茂都对这段仇恨念念不忘。
李信哑然一笑:“现在蓟州的兵马,连带着贺菘带过去的四个折冲府,能够凑齐十万人不能?”
“现在让你出关去,你带着这些人,打得过哪一个鲜卑部?”
李信笑呵呵的说道:“你养好伤之后先在京城里待一段时间,顺便也在我的神机营里学一学火器,等再过一两年,我就可以给你从神机营里抽调一些人,让你去关外一雪前耻,如何?”
叶国公嘿嘿一笑。
“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过侄子去京城可不去带什么禁军,只去神机营里当个校尉就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