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失电的影响已经缓缓退去的。世界的各种生产已经恢复到了的电力时代,通讯也开始恢复。
但是一些高能物理实验还颇受影响。例如粒子对撞击,还有核聚变实验等等。而在大失电后,物质在高能能中的跃迁现象,被一些物理实验的专家们发现。但是此时这种技术还没有实用化。所以现在的航天工业依旧是用化学能火箭,进行地面和外太空的货运。
###
在全球赤道各个发射基地上,每天都有数艘类似土星五号的大型飞船发射到了太空中。这是大失电前难以想象的。在大失电前世界最强国用举国之力才挤出来了土星五号的大型飞船技术,且只发射了寥寥几次。而现在如此频繁的发射。取决于三个原因。
1:世界大一统——全球军费大规模缩减。 在大失电之前,各种武备都是相互防备的,不产生额外产值的。军事系统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来维持这些庞大的系统。而现在战争结束了,东西方制定了统一的经济政策和世界管理方式后。全球几十艘航母没有必要了,上百艘潜艇也没有必要了,庞大待命的核武库,洲际导弹也没有必要,完全用于作战而生轰炸机和五代战斗机计划也不需要了。
2:工业生产链开动成本下降——任何工业产品,造的越多,就可以用生产线代替手工。造十个洲际导弹,需要老师傅亲自上去焊接,但是要造一百个,直接建造一个自动化焊接系统的。造这玩意不必了造高精度车床要难。主要是有没有必要掏钱。而现在随着火箭发射任务的而增多的,是有必要花钱的。
3:全球合作。在过去欧洲俄国美国中国,三个国家各搞各的太空计划,同时还是各自防备着对方。
在大失电前几个世界大国火箭发射基地,都是敝帚自珍将发射站建立在自己的绝对防御圈中,防止敌对国家用下作的电磁干扰来破坏火箭发射的成功率。(虽然和平时代没有国家这么下作,但是都在防备战争时,大家撕破脸皮的情况)
而现在,四十多个火箭发射基地在大洋洲,非洲等赤道位置建立,就像规划公交车站一样规划在这里。四十个火箭发射平台共享全球一套地面海洋观察站体系。(火箭发射需要大量地面观测站,比如说中国火箭发射的时候,火箭中心不断在报“一级脱落成功”“二级脱落成功”“进入电离层”这样的化,这些是全国的观测站然后上传给国家中心的。)
现在全球的观测站数据联网的。(过去是担心其他国家火箭数据被敌国所知。)地球联盟各方的火箭都能得到全球地面站台的导引。
###
火箭技术的突飞猛进是世界和平带来的红利。这至少让地球的航天工程向前推进了一百年的时间。如果正常发展的话,全球任何一个大国要进这样发射频率,发射规模。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在为这样的基础建设,进行一百年战略规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