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0147 启动第二步计划(第七更)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半个月的时间自然不可能只开挖了十亩盐田,这十亩只是用来做实验培养技术工人而已。

晒盐确实没有多大技术含量,完全就是傻瓜式操作,唯一麻烦点的可能就是洗盐了。

但这个流程也可以模式化,先制作一个能装一吨或者两吨、三吨水的水池,再制作固定大小的小桶装盐。

一池子谁固定可以洗多少盐,洗够了就换水,傻瓜式流水线操作。

所以两三轮下来土人就已经可以熟练的晒盐洗盐了。

有了盐第一要满足的自然是自己的内需,为了防止技术泄露之前文易没敢把晒盐技术拿出来,唐国乃至晋安县都是缺盐的。

就连他这个国主都不敢敞开了吃盐,就更别提下面的百姓了。

现在终于可以解决食盐问题了。

不过他并没有搞什么平价盐,原因很简单,税征收的这么低,他要想办法把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集中到自己手里。

盐就是最好的工具。

在国家没有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前,他是不会压低盐价的。

除了盐还有糖,他已经让人在嘉义平原开垦土地种植甘蔗,最多半年后糖也会进入市场,成为他‘搜刮’百姓的工具。

这里说一下,东晋时期的糖不是固体的,而是液体的。

因为制作技术落后,最早人类制作的糖都是粘稠的液体,和蜂蜜差不多,叫糖饧。

东汉年间随着技术的改进出现了半结晶的糖,就是一半液体一半固体,已经很接近固体糖了。

历史上沙塘要等到一百年后的南朝齐、梁之时才出现。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文易不需要拿出品质多么高的糖,最简单的红糖就已经是超越时代的食品了。

更何况他是知道怎么制作赤砂糖和白砂糖的,尤其是白砂糖简直就是大杀器。

言归正传。

文易没有在盐城呆太久,盐场能正常运转生产出合格的食盐,他就返回了梦启城。

只是他是带着满满一大船的食盐回来的,当白花花的上品食盐以粗盐的价格无限量贩卖的消息传出后,百姓们都疯了一样冲过来购买。

最早移民过来的百姓家里都有余粮,所以并不吝啬买盐。

去年秋季迁徙过来的百姓第一季庄稼还没收获,自然是没钱买盐的。

不过吴仪想了个办法,借盐。

拿着户籍就可以过来借盐,还是无息的那种,只要等夏收把账还上就可以了。

这就到了考验官府信誉的时候了,一般情况下百姓不到走投无路是不会借钱的。

因为十有**会演变成驴打滚,最后滚的自己一无所有乃至变成奴隶。

吴仪这次的借盐行动,也是对民意的一种试探,所以整个唐国高层的人都在盯着这件事情的发展。

一开始确实没人敢来借盐,很多百姓围着盐堆打转就是不敢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