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汉朝。
他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地名或是国家,在汉代,它指的是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
随着历史沿革,朝代变迁,中土势力拓张,到了唐代,它所指的已是中土蜀地以西的广袤疆土。
而在距离中原最近的西南方,有着这样一片土地,许多高原盆地,地形险阻,不论是哪个朝代,帝王都不愿发兵至此拓张地盘。
可是中土人对此地不感兴趣,不代表这里便无人居住。
公元七世纪,这里出现了一个叫松赞干布的男人,统一了这的大片疆土,建立吐蕃王国。吐蕃国全民信奉佛教,和尚在此的地位尤其高,便连政治中心和府兵制度,此处的僧侣们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吐蕃国初露锋芒时,松赞干布正值壮年,且为不世出之奇才,建立吐蕃王朝。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唐太宗李世民警觉于此,同意联姻,将文成公主许配给吐蕃国酋长松赞干布。
吐蕃这两个字,也慢慢传遍了中土大陆。
不过松赞干布的后人不得其威风,酋长世袭制使得吐蕃国走向末路。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注定了唐廷百年难宁。王仙芝、黄巢接连起义,中土各藩镇自立门户,大肆扩张地盘,当中又有拓跋一氏在西北方大展拳脚,其中尚婢婢部将,拓跋怀光于唐懿宗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将吐蕃酋长论恐热生擒斩首。
吐蕃内部又有奴隶叛乱,吐蕃王朝走向灭亡,分裂后的势力被驱逐到更靠西南的方向。
时至今日,吐蕃国虽然不复当年之势,但吐蕃的佛教却是不容小觑,
在吐蕃王朝两百一十二年的辉煌中,有过十一位赞普(注解1)。而到了末代赞普朗达玛这里,贵族们因不满僧侣们所享有过多干预政治的权利,便设计害死了前任赞普赤德松赞,推朗达玛为新任赞普,时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其在位五年效仿唐武宗大举歼灭佛教,后被僧人拉隆·白季多吉刺杀,吐蕃国自此分崩瓦解,和尚与亲苯教的贵族们无法共事。
时局当下,乃是吐蕃佛教最沉寂的一段时期,史称之为佛家“黑暗时代”。
然吐蕃佛教密宗,注重大乘佛法,作为同样来自西方天竺国传入千年的信仰,经过时间的演变,它已如中土佛教一样,有了自己独有的教化模式与文化构架。
而中土和尚,尤其是像五台山里这些隐世庙宇来说,对这些西域番僧所知少之又少。
今日,五台山上第一庙宇,显通寺的大门前就站着这样十二个谜一样的僧侣。
十二番僧为首之人皮肤灰黑,应是长期暴晒的缘故,年岁不足六十,皱纹叠加,略显枯瘦,开口口吐中原语,道,“久闻中原是礼仪之邦,显通寺又是中土第一佛山上的第一寺庙,可我等远道而来,你们如此待客,实在有些太失礼仪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