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42章 忽悠曹操

最初的《却谷食气篇》并不适合人类修行,只有少数道家的天才,方能从中有所领悟。

直到战国时,历经无数次的试验和删改,此法才终于修正完成,让人族也掌握了属于自己的食气之法,可谓是人族炼气之始。

因此,《却谷食气篇》也成为了道家得以光大的根源,甚至在炎汉帝朝初期,此法让道家的黄老之学一度成为世之显学,被统治者用来治理国家。

虽然早在《却谷食气篇》之前,中原大地实际上就已经存在着诸如《真阳九炼》之类的炼气法门。可这些功法往往都需要相应的“神赐之物”才能修炼,比如《真阳九炼》就需要神物丹羽。

这种修炼方式,与其说是炼气,不如说是被别人灌顶。

而《却谷食气篇》的出现,却让凡人也可以踏足炼气的领域,属于是大开了成道的方便之门,让道法真正有了普及和弘扬的可能。

也正是因为如此丰功伟绩加身,老子才得以与黄帝并列,为道家诸多流派所共尊,以至于世人都称道家的学问为黄老之学。

甚至在汉武帝之前,道家中最为强大的流派方仙道,还将老子奉为道祖,诸道共尊之。

魏王假的地宫中,王景就曾见过《五刑帝箓》的强大威能,因而对‘箓’这种神秘至极的力量无比向往,心中未雨绸缪起来:“太原王氏传承久远,应该也暗藏了一些‘箓’,有机会要搞出来好好研究一下,说不定就有意外收获呢?”

就在王景畅想之际,洛阳城外,洛水北岸。

张津面朝浤浤汩汩,川流不息的洪浪波涛,开始口颂咒语,十指掐诀,步罡踏斗,开始施展道法。

“天地无极,乾坤借法,千川游鱼,听吾号令,敕!”

此时张津所施展的,正是《方仙道箓》中所载人、地、天三师道法中的天师道法,以神念为根,以思能为凭,施展秘术,如帝王敕令一般,可号令鬼神和万物生灵,使之乖顺驯服。

不消片刻,张津所立河岸,已见上百游鱼汇聚而来,黑压压一片,如同在朝拜它们的君王。

其中一条胖头鲤鱼,身材肥硕,在鱼群中最为显眼。

张津并指为笔,凌空画出一道符咒,随后以神念为笔,思能作墨,施展‘河鱼传信’之秘术,在鱼群身上留下了一道加密信息。

“去。”

随着张津一声令下,游鱼便一哄而散,身影没入江河之中。

翌日,水镜庄。

湖岸边,一老一少的身影,在缭绕的雾气中隐隐约约,模模糊糊。

其中老者,笑容温润和煦,气质清高拔俗,不与凡同,正是被人称之为“好好先生”的司马徵。

此时的他,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坐于岸边垂钓。

倏然间,雁翎制成的浮漂猛然下沉。

“哈~上钩了,给我起!”

青竹钓竿被拉起的瞬间,一条肚皮金黄的鲤鱼跃出水面,重约七八斤,鱼头又大又圆,显然是一条肉质肥美的大鱼。

“水镜爷爷,今日是不是可以吃烩鲤鱼片了?”

说话之人,是司马徵身旁的童子,约摸十来岁,不过幼学之年,此时正对着肉质饱满的胖头鲤鱼大流口水。

不过这也难怪他,毕竟烩鲤鱼片可是名列《盐铁论·散不足篇》的汉朝八大美食之一,与焖炖甲鱼、红烧小鹿肉、煎鱼子酱、炸烹鹌鹑拌橙丝、枸酱、肉酱、酸醋拌河豚、黑鱼等美味佳肴并称一时。

此等菜肴,非达官贵人之家,根本就吃不起。

然而对于出身荆州名门之一,生在襄阳庞氏的庞统而言,却也算不得什么。

只不过往日里他都只是单纯吃鱼,如今先钓后吃却还是头一遭,这滋味自然与过去大不相同。

可司马徵将直钩的鱼线从鱼嘴中取出之后,却是对着庞统捋须而笑:“此乃传书灵鱼,没有功劳亦有苦劳,岂可杀而食之?”

语罢,司马徵便施展道法,给了胖头鲤鱼一缕水行元炁,以慰其奔波数百里送信之苦劳。

胖头鲤鱼被张津以道法开了灵智,此时又从司马徵这里得了好处,落回水中便直接原地住下,赖着不走了。

听说不能吃,庞统还有些惋惜:“唉,好浪费啊,明明这鱼如此肥美。”

扑通~

这话吓得胖头鲤鱼尾巴一甩,直接钻入湖底,不敢冒头。

司马徵捏了捏庞统肉呼呼的面颊,随即哈哈大笑,踏上了归途。

将庞统交还给好友庞德公之后,司马徵便进了后院密道,孤身前往了玉溪山深处。

此山孤峰高耸,绿树成荫,北麓有一处石壁,犹如刀削。壁中有巨洞,深十丈,高约二丈七尺,名白马洞。

水镜山庄后山,便有两径可通达此洞。

一条沿头天门上山,过石拱桥再登台阶,至二天门。

在此仰望,灌木如云,石壁欲倾。

沿石壁向西凿有横道,外侧筑有城墙。

出横道即至会仙门,再十余步,即入白马洞。

而此地,正是龙驹天驷隐居之所。

此时天驷正盘腿跌坐,五心朝天,面向山壁闭目凝神,虽然背对着山洞入口,可他的神念早已笼罩周遭十丈之地,任何风吹草动,皆瞒不过他的耳目。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我在三国练神功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