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初都不适应,干起来别别扭扭,比起以往都慢了许多,可是碍于里长的面子,还有那位唐先生的威仪,他们只能把埋怨藏在心底儿。
一天,两天,到了第三天,大家伙终于适应了,他们摸到了分工的好处。
这一天,全村上下,编出了八千张苇席,到了第五天,数量突破到了一万二。
从村头到村尾,到处都是白色的苇席,堆得没有地方放。
村民们看在眼里,又是高兴,又是发愁,这么多的苇席,可怎么卖啊?
唐毅把里长叫了过来,让他带着两个能说会道的,去周边的村子走一圈,晚上的时候,就带来了十几个客户。
原来他们都是周围的地主,家里头有好多粮囤,苇席用得也多,没别的,一两二钱银子一百张。
他们看过之后,当场就掏钱了。
这些苇席大小一致,质量上乘,最关键的是价钱便宜,哪怕他们在自己村子买,一百张,也要差不多一两八钱银子,足足便宜了六钱,傻瓜才不买呢!
没用几天的功夫,就卖出了三万张,扣除了成本,差不多赚了三百两,平分到每家人的头上,差不多有四五两银子,比起往年辛苦拿到天津,赚来的钱都多。
里长屁颠屁颠,跑到了唐毅家中,请教银子该怎么处置。
“这才多少啊,还有二十几天要过年了,都拿去租马车吧,把席子都运到天津,保准还能赚得更多!”
“对啊,多谢大人!”
里长立刻行动起来,只不过他没舍得租马车,那要花多少钱啊,人生两条腿,不就是走路的吗!
他把村子里所有青壮都叫了起来,家里头有牛马的套上车,没有的挑着担子,带上一口袋干粮,一起去天津。留下的老弱妇孺,继续编席子。
三天时间,里长带着人就回来了,小伙子们一个个咧着大嘴,笑得都合不上了。
他们的席子整齐结实,量又充足,竟然被天津货仓的几个老板看中了,一次就订了十万张。
拿去的都卖光了,还欠了五万张。
人家可把定金都付了,五百两雪花白银啊!
村子上下,谁见过这么多钱,他们彻底疯狂了,所有人一起出动,把周围的芦苇一扫而光,那个疯狂的劲头,简直就像是抢金子抢银子似的。
大家伙夜以继日,不停编席子。
抢在过年之前,又赶出了十五万张,其中五万张交货,还有十万张,在其中有一万张有些奇特。
琉莹和王悦影都是心灵手巧的人,她们编了一天席子,手都磨出了水泡,唐毅心疼地要死,不让她们干了。只是这两位还不服气,她们心说这不是把人当花瓶吗?
两个人一商量啊,还真就玩出了花样,不是年关到了吗,她们就设计了一种带着喜庆字眼儿的炕席。
在中间编出“福禄寿喜”的字样,席子包边也下了功夫,用上了喜庆的红布,高级的还加了刺绣的花纹,看起来又美观又大方,正好和过年的喜庆凑到了一起。运到了天津,就吸引来抢购的浪潮。
一万张席子,一钱六银子一张,愣是卖了一千两,比起素净的席子贵了十倍不止。
里长和村子里的人数钱都数傻了,一共是三千七百多两,扣除成本花费,年前的一个月,净赚了三千两。
这是个足以让所有人昏倒的数字,多到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办,只能请求唐毅出面,帮着他们处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