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若抿抿唇角,轻轻“嗯”了一声。
谢玄英这才满意地搂住她,道:“不吃蝗虫,我不会让你吃的。”
她的脸孔贴着他的胸膛,睡意回归,又沉入梦乡。
可惜的是,她并没有继续做梦,一觉到天亮。
天亮了,又有许多事要做。
第一件要事,就是拨出一笔银钱,专门问百姓收蝗虫,价格也不贵,十来文钱一石收,百姓也乐意。
毕竟此时,秋收已过,还不敢晒粮,除蝗人人都愿意为之,又能换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且此时,遍地都是残存的蝗虫,随手一搂就是一斗,一石并不难凑。
公文一经张贴,家家户户就开始捕捉蝗虫。
大堆的蝗虫被送到仓库,密密麻麻,相当吓人。
程丹若问谢玄英:“这些收回来打算怎么办?”
他道:“烧了?”
“这太浪费了。”她考虑,“蝗虫能当鸡鸭的饲料,还能养鱼虾,作为猪饲料应该也不错——先试试,晒干磨粉,看鸡吃不吃,吃的话应该就不要紧了。”
蝗虫有一定的毒性,但经过高温蒸熟后,毒性会挥发一部分,再暴晒,或许毒性就微乎其微。
假如能够使用,无疑又是一种废物利用,总比人自己吃好。
谢玄英没听过这样的说法,但道:“听你的。”
程丹若就命人买来石磨,将虫堆在空地暴晒,晒干后,雇人将其磨成粉,不必磨得多细,粗点也无妨。
磨完后,装袋储存,使用前再蒸熟,试着给衙门里的鸡鸭投喂。
动物对有毒物质有天然的敏感度,有毒就不会碰。
程丹若衷心希望这法子有用,不止国库穷,大同府衙的银库也很穷。
但凡是想为百姓做事的,库里哪里存得下钱财来?
大约忙碌了五日,各地百姓将遗留的蝗虫捕获得七七八八,就该进行下一项工作了。
所谓“秋耕熟地,春烧荒坡”,这是对付蝗虫最为要紧的两件事。
如今是秋季,就要再大规模地翻一次地。
按照钱师爷的说法,这是要除蝗蝻的遗种,借秋天阳气入地,将其暴晒而死。
程丹若特地去围观了这件事。
和鞑靼互市两年,大同不缺牛羊,就令它们身上绑着耕犁,百姓一声鞭响,它们就撒蹄狂奔,将收割过的土地重新翻了起来。
她蹲在地里,拿花锄扒半天,拣出些许和土色相近的长条物,问当地老农:“这是吗?”
“对,这是蝗子,晒一晒就死了。”老农狠狠地踩上去,重重碾几下。
程丹若本想说,蝗虫卵的经济价值也挺高,但转念一想,这地里密密麻麻的,挑也挑不过来,还是算了,留在地里施肥也不错。
这样的翻耕,又持续十来日。
等到做完,就该赈灾了。
谢玄英派护卫骑马前往底下各县,确认遭灾的田亩数量,假如有孤寡之家,登记名册,定点赈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