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舜臣积极备战鸣梁海战的同时,明几路大军已在辽东集结,准备开进朝鲜。
朝鲜边备司启奏国王李昖,道:“明军二个月需粮八十四万三千七百三十石,马二个月需豆四万八千六十石,自义洲至平壤直路十官,及三县等六邑,所捧留谷之数,大小米并五万一千四百八十又八石,豆三万三千一百二十七石。虽各邑所储多少不同,抽东补西,兵粮可支五十余日,而马豆尤似不足,未知近日所措米豆之数又几何,极为闷郁。”
朝鲜之难不在用兵,而在运饷,而今战事再起,问题依然还是那些问题。
当初万历任命刑玠挂兵书尚书职,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理粮饷,经略御倭,其意就在由他完全统筹,并要求户部做好配合,确保兵饷。
朱翊钧这样安排自有其道理,户部尚书杨俊民其父早年也曾担任蓟辽总督,并以吏部尚书兼理过兵部事务,尤其长于兵事。杨俊民受其父影响,同样重视守备之道。
他俩人也算是最佳拍档,至目前为止,东征转饷还是颇为顺利。这也比当初的宋应昌,条件好了很多。
粮饷暂且没有大的问题,那么皆下来就是按既定作战计划,稷山狙击倭寇大军。
再说回朱翊钧——
宅在紫禁城内廷的朱翊钧虽是准了沈一贯的奏疏,同时他心里也在考虑巡抚人选,想来想去竟觉没有一人适合。
如今他正与朝臣闹脾气,缘起是辽东总兵一职空缺,但还是有南原一战失利带来的影响,朱翊钧觉得十分丢脸,并迁怒于各省抚按,罚俸五月。
这下朝臣就更不干了,本来再三廷推,都有些松了口,朱翊钧这么一迁怒,反而让各执己见的朝臣又都统一了口径,一致反对李如松出任辽东总兵。
正当君臣为李如松僵持不下时,地震又袭来,不仅京师,辽阳、开源、广宁俱震,地裂涌水三日。包括山东小清河水逆涌至临清砖板二闸,无风竟掀起大浪。
临清本就是南北漕运重要节点,漕运旺季突发灾害,致使南北漕船皆滞留在了临清,一时壅塞不堪。
朱翊钧每天面对这些‘破事’,心情郁闷到了极点,不过对于皇长子读书的问题,自六月之后,逐渐有了些松动,他已命左春坊左谕德方从哲及翰林编修袁道宗充皇长子讲读官。
如今朝堂之上的高气压已至临界点,若要化解,除非朝鲜战场上传来捷报。
————
自从杨经理星夜兼程疾驰七百里,从平壤杀到汉城及时阻止了麻贵弃守汉城的决定,并‘解救’了日夜哭泣的国王李昖,只是这国王对杨鎬来汉城似乎不喜反忧。
“杨经理,今贼方炽,经理不宜轻为来京,万一势难还去,则所损非轻,人心益溃,不如留守平壤……”
耶?杨鎬内心奇怪:这国王啥意思,还不欢迎我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