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这怎么可能!
金銮殿上的百官皆是在第一时间选择不相信,认为这是大言不惭。
参加会试的那些考生即便是再有才,那也是没有进过朝堂的‘门外汉’,那里有多少的见识与能力,在那些考生看来或许觉得新鲜的东西,他们觉得并不新鲜,都有触及到。
即便是有时候确实是能提出来让人眼前一亮的事物,但也仅仅只是有些可取之处,完全并不足以改变与完善朝廷的政策,更何况是在治理洪水这一方面。
洪水问题,自古以来便存在的一个问题,经过各朝各代不断地改善,才形成了如今治理洪水的理念。
即便是他们也很难在其中再做出改变与进一步的完善,更何况是那些考生。
他们一致认为徐宏伟所说的那一篇策论或许是有一些可取之处,但绝对不会像徐宏伟所说的那样足以改变与完善大华的治理洪水政策,必然是徐宏伟夸大其词了。
永兴帝的想法与百官也是相差无几,心中并不太以为然,只是对一旁的大太监徐莲使了一个眼色。
于是,徐莲来到了徐宏伟的面前,双手从其手中接过了贡士的名单与那一篇策论,然后恭敬地放在了永兴帝的面前。
永兴帝先是看了贡士的名单,这一次的会试比上一次的会试要多上一些人,每一个人名字的后面都会标注有对应简单的籍贯、对应的成绩、排名。
永兴帝微微讶然,他是知道这一次会试的综合卷相比较于前几次的会试而言都是要难上一些的,不曾想到成绩却是比前几次的会试还要好,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朕的大华人才是越来越多了。
放下贡士的名单之后,永兴帝这才不紧不慢地拿起那一篇策论。
嗯,字写得不错,也是很简洁。
这是永兴帝对这篇策论的第一反应,也让他有看下去的**。
起初,永兴帝并不以为然,但随着越是读下去,脸色也逐渐变得认真了起来,然后是凝重。
看着陛下脸色,下面的百官也渐渐意识到了不对劲。
难道徐宏伟没有夸大?
那一篇策论真的可以足以改变与完善大华的治理洪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