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道:“你们不要争吵。”
汉王朱高煦本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乖乖认怂。
朱棣背着手,道:“你看看,你们现在又争吵,朕还指望着,你们兄弟能和睦,共御外敌,太子守成之主,而汉王乃是将才,若是兄弟同心,哪里来这么多事。”
朱高煦一听父皇认定自己是将才,一时不知该喜还是该悲,这皇位十有**是没了,不过……似乎父皇对自己统兵颇为认可,若是能掌握天下军马,岂不真可以做李世民?
朱棣随即看向张安世:“张安世。”
“臣在。”
“你说成山卫有事,可那张辅已修书来,说那里风平浪静,并没什么事,朕已命他往宣府去了。当然,朕没有责怪的意思,你还小,这些只是戏言,倒无可厚非。五军都督府,你那些叔伯也是这个意思,希望你以后能够谨小慎微,不该说的话,不要说。”
张安世心里疑惑,难道自己看的那段事儿是骗人的?
又或者,时间上出了问题。
这般一想,张安世便怂了。
朱棣道:“你小小年纪,已有许多本事,已很了不起了,你在国子学也干的不错,这行军打仗的事,终究需要磨砺,你年纪还小。”
张安世道:“是,是,以后臣再不敢胡说八道了。”
朱高煦听出了什么,便道:“是啊,安世,这行军打仗,可不是易事,为将者,就和治国差不多,分毫出不得差错,以后你可以跟我学学。”
张安世没吭声。
这时亦失哈疾步进来,带着焦急之色道:“陛下,五军都督府诸都督求见。”
朱棣皱眉:“又发生了什么事?”
亦失哈道:“说是有紧急的军情。”
一听有军情,朱高煦顿时来了精神,他发挥的时候到了。
片刻之后,丘福等人匆匆入殿,行了礼。
朱棣道:“宣府还是辽东出了问题?”
丘福抬头,用一种古怪的眼神先看了张安世一眼,随即道:“陛下,问题出在成山卫……”
朱棣一听,大为吃惊。
他惊呼道:“成山卫,是张安世所言的成山卫?”
“正是。”
“奏报呢?给朕看看。”
朱棣脸色凝重。
丘福将奏报奉上。
朱棣打开,低头一看,便见这奏报上写着:“奉天翊卫宣力武臣、京营都指挥使同知张辅奏曰:臣奉旨至成山卫,整肃军马,半月有余,至本月十三子夜,突闻水寨之外,金子鼓齐鸣,当下率人杀贼,贼势甚大,舰船数十艘,带甲千人,连夜袭营,臣与诸将士厮杀一夜,其中成山卫指挥张宽,亲临敌阵,冲散贼人数股,阵斩十三贼,贼子甚为凶顽,不肯散去。至拂晓方止。”
朱棣看罢,倒吸一口凉气。
他没想到,海上竟会处出现大股的敌人,这和从前的海贼袭击完全不同。
朱棣继续看下去:“是日,臣与指挥张宽点验,击沉贼船二十三艘,缴获十一艘,多为倭船,毙贼七百四十余,俘获八十三十九人,又获些许粮草,金银。据臣等拷问,方知此贼为东海凶寇,纵横海上数年,来自倭岛,曾袭朝鲜国数州县,朝鲜国上下,深受其害,被其斩杀俘获之朝鲜**民数百,掠粮无数,此番兵精粮足,欲图成山卫,进而一鼓作气,袭掠我大明成山卫周遭数州,幸赖陛下圣明,下旨命臣整肃军马,日夜提防,如若不然……几为贼子所趁,也赖成山卫自指挥张宽以下诸将士,闻贼而喜,奋不顾身……”
朱棣越看越觉得匪夷所思:“海上之贼……海上之贼……他娘的,这些海贼,已到这样猖狂的地步了吗?”
朱棣久在北平一线,对于海贼并没有太强的认识。
或者说,这满朝上下,其实对此都没有太多的在意。
此时,他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目光落在了张安世的身上。
他道:“你们可知道,这奏疏上头说了什么吗?”
丘福道:“还请陛下示下。”
朱高煦也急了,连忙道:“父皇,竟有贼子敢犯我大明海疆,儿臣……儿臣可率兵马。”
朱棣摆摆手:“不必你啦。”
“父皇,儿臣……”
朱棣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朱高煦,道:“这些海贼,已然被一网打尽,尽数斩杀。此战,杀贼近千人,俘贼亦有近千,还缴获了不少的钱粮。”
朱高煦听罢,心里略略有些失望,只好强笑道:“张辅的本事也不小,他此番倒立下了大功。”
“是张辅之功吗?”朱棣眼睛落在了朱高煦处:“海上的海贼,和大漠中的敌人不同,大漠的敌人,难就难在与他们硬碰硬。而海上的敌人,往往人数不多,可他们总能随时在我大明薄弱的海防线上袭扰,因此,要克敌制胜,最难的不是能打败他们,而是能否制敌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