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上校来到波斯湾的沙漠里已经五个月了。
他开始有点后悔接下这个鬼差事。
和他在明境内遇到的中**队,虽然战斗意志坚决——而且随着战争进行,这种意志越来越坚决——但是这无法改变中国士兵在训练程度等方面的缺陷。劳伦斯接触过俘虏的新明军士兵,发现他们很多都不识字,虽然在步兵战术方面看得出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可他们完全不会测算坐标所以无法呼叫炮火支援、很多人看不懂地图所以军官被击毙之后就只能在战场上乱转,空有继续作战的意志却没能发挥作用。
所以新明军是一支还有军官生存就能发挥出超常的作战能力,一旦没有军官幸存,剩下的士兵就只能执行像是坚守阵地以及“向着有枪声的地方前进”这些简单战术任务的军队。
此外,新明军的通病就是,枪法普遍不行,超过一定的交战距离就拿美军没办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明部队都是这样,劳伦斯在明也遇到过非常精锐的部队,那些部队很可怕。
但现在,劳伦斯指导的阿拉伯游击队面对的华人军队,枪法怎么样不好说,因为火力实在太猛了,根本不知道是被精准射击命中还是被随便扫死的,但从基层士兵的战术素养还有战斗意志看,放在随便哪个国家都能算是精锐之师。
而武器方面,虽然阿拉伯游击队都有美国提供支持,全部都是美械,但敌人就地取油所以大量使用机械化部队,而阿拉伯人要用油就只能从别的地方运过来。
面对非洲军那完全德式编制的机步师(德国叫装甲猎兵师,但非洲军没有把这个名字沿用下来,毕竟猎兵什么的中国人没那概念),阿拉伯人就算有美国人提供的武器,也显得有些疲软。
好在非洲军的运输能力还是比较差,不能长驱直入进入沙漠地区进行扫荡,只能固守在波斯湾西岸以及两河流域。但劳伦斯很清楚,一旦非洲军装备了足够多的卡车,并且有更多的楸油厂投产,阿拉伯人的日子就到头了。
劳伦斯得到的命令是尽可能的制造战术优势,为美国人确立在中东的阿拉伯国家的国土范围创造条件。但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要制造战术优势谈何容易,劳伦斯使尽了浑身解数,都没能迫使非洲军从几个较为深入阿拉伯沙漠的据点撤退。
在另一个时空,看中东地图就会发现,国家之间的分界线很有个性,经常出现非常笔直的直线,以及很有几何感的转弯,最明显的就是约旦和伊拉克之间的那个让人想起城垛的国境段。
实际上,在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中东这块地区只有两个可以被算作国家的存在,一个是埃及一个是伊朗,两个国家之间广阔的土地理论上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一战后奥斯曼土崩瓦解,这广阔的领土实际上成了列强争夺的“无主之地”,于是战胜国开始在中东分蛋糕,完全无视民族人种的分布,直接在地图上画势力范围,最终形成了中东地区那奇葩的国界划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