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这些意见,朱棣并没有采纳,但为了锻炼手底下的将领,他还是想方设法给他们找了些事做,包括今日把他们叫过来,也只是为了要用这个过程来统一众将的认知,这算是他多年战事中形成的培养将领的习惯。
要说朝中缺少大将其实也不然,开国的名将们虽然老的老死的死,但当年追随他们东征西讨的年轻将领还是有的,新生代的将领也已经成长起来,顾成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从这些人中选一个来担任五十万大军的统帅,此时朱棣的处境绝不会这般幸运。
但偏偏是李景隆,而且更幸运的是,五十万大军一败涂地,他居然没有被问罪,更是在主帅的位置上坐得死死的,刚看到这个谍报的时候,朱棣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不是下面清清楚楚写了顾怀的名字,他甚至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但李景隆是草包,手底下那些将领却不全是,反观自己手底下有什么?这些将领中原本职务最高的反而是投降过来的顾成和张信,一个三品都督一个北平都指挥使,而张玉朱能谭渊之前只是卫指挥使,最多带过几千兵马,他们能比在开国之战中成长起来的瞿能等人更高明?并不见得。
所以朱棣要培养他们,让他们一步一步成为独当一面的名将。
世上从来没有生来就是名将的人,他们都是一步一步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
可以打的目标实在太多,众将议不出来结果,但赞成落井下石打宣府辽东的将领显然更多,朱棣这才微微一笑,压下争论开口道:“其实你们说得不错,眼下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往日不去打边关,是因为俺不能在那些地方消耗兵力和精力,还有北平的储备,但时过境迁,如今蒙元犯境,俺身为藩王,不阻击外敌,岂不负了皇考遗命?大义在此,所以大同一定要打!这是其一。”
“其二,北平防务不能落下,保定府的失地也需要收回来,所以这次出兵不能太多,俺打算派五万兵马入大同,打着不是靖难而是俺坐镇北地的燕王旗号,外敌在此,大同驻军不会太过抗拒,打下大同的代价会小很多。”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棣环视厅内,“战争从来不是一地一人的得失,而是大势!李九江要屯兵修城,开春来攻,俺难道要让他如愿?兵马入大同,他要不要发兵?如今天气苦寒,牵着他劳师动众往大同走一圈,就算他最后没什么兵力损失,待到来年,他的大军北上时岂不是疲惫不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