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这书生又来相访。这次他写了一篇骂庄子的文字,依然文华灿然。崔老爷子见了大笑着对书生说:“尊驾这篇文字固是极佳。只是上次论道,坛酒俱尽,后半年极其寂寞,勉强捱过。今次却是不敢相请了。”
卢鸿听了,也不由笑了半日。之后却说:“这崔三醉老爷子确实是个妙人。孩儿倒是有心走一趟,或许能请这位老爷子出山,也未可知。”
卢祖安并卢夫人听了,均想自己这个儿子每有非常之举,若说胸中才华,也不下于人。若他说要去请崔三醉,说不定还真可能把那老怪物弄出来。
博陵城外,西山半腰,几棵高大松柏之下,掩映着竹篱石墙,环绕几间小小茅屋。
茅屋之中,却有一个老者,赤着两只脚,踞坐于蒲团之上。只见他头上斜插了一股荆钗,身上一件洗得发白的道袍,斜架着一个大酒坛,以掌击坛,漫然放歌道: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此时正值中午,旁边两个小童却是不以为意,斜倚在一边昏昏欲睡,由得老者自歌自乐。
老者正自欢娱之时,忽然那柴门为人“吱呀”推开。有个少年推门昂然直入,朗声说道:“竹篱茅舍,把酒放歌,本是逸林雅事。只是前辈杯酒独酌,岭上白云空对,不觉得辜负良辰么?”
此时那小童一下子惊醒过来,便有一个过来说道:“你这少年好生无礼!不经主人通唤,排门直入,言语孟浪,还不快快出去!”
老者却是伸手止住那童子,醉目朦胧,斜睥少年说:“杯酒虽淡,内中自有乾坤;白云或空,相对亦解风情。那少年,此中真意,你小小年纪,却是难晓其味。”
少年哈哈一笑,也不管其他,自顾行至老者面前坐下,双手抱膝吟道: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
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
花覆茅檐,疏雨相过。
倒酒既尽,杖藜行歌。
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老者听着,朦胧的眼中渐渐清明,手下却不自觉地击坛相应。待少年吟罢,不由呵呵笑道:“不想小友,却是解人。不知可堪饮么?”
少年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有何不可?只是晚辈,却有点小小毛病,道是‘三不饮’”。
老者听了,呵呵笑道:“好,好,小友果是妙人。愿闻其详。”
说罢,却从身边拿出一个破碗来,自坛中注入半碗浊酒,龙饮鲸吸般一气饮下,呼出一口酒气,满脸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