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十七章—下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孙云舟这一段却心太乱。

记者们分头下乡下企业,都是单兵作战。赵振东思路很明确,当前的重点是宣传成绩,展示成果,讴歌发展。除此以外,几个“大手笔”一是分析撤县设市一年的经济,哪些是真发哪些是虚发;二是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硬在何处软在何方。

原野又是金黄时,芝麻、水稻、棉花喜获丰收,孙云舟喜滋滋的镜头咔嚓嚓,笔头刷刷刷。经与张总和汪岚碰头,他把重点放在农业产业化上,形成了由一村一品到一乡一品或数乡连片的报道思路。郢河的莲藕新涛的茶,夷河的桑园砖营的鸭,杜湾的蔬菜扬松的菇,楚集的牲猪落花的瓜,......他看得高兴穿得过瘾,列出“好尖好撩的风”、“好宽好长的路”、“好鲜好绿的苗”、“好陡好坎的坡”等标题,准备搞成系列通讯。搞了两 、三篇后 却被卡壳,倒不是拘泥于“基地加企业加农户”或“产供销一体”等模式,而是加工腿短流通不畅,绞尽脑汁也扬不起“龙头”。

工业和乡镇企业实在令人揪心。一些老企业转不动了,一些新上的项目开工不久便“罢了工”,另有三分之一的厂子硬撑着,厂长经理们大都头打蔫。他把其中的问题归纳为“四多”,写成一份资料送给社长总编,建议在领导内参上给予反映。

不仅仅是真实的记录,而且有分析有政策。市委办公室正是欣赏孙云舟及其文章里的“骨头”,想调他到调研科当副科长。市委办鲁主任给他吹风,他感谢领导的关心,说考虑几天再作答复。

龚安华知道后说,你平时处事蛮利索,抢抓机遇时怎么做起了八股文章。他似笑非笑地答,我没有学好厚黑学。他不是不想当官,没有大舞台演不成大戏,更谈不上为群众说话为百姓办事。但是,自己是从政的料吗?嘴笨,刻板,干那副科长怕是吃力不讨好。

龚安华心里烦。

广告部与编辑部又闹磨擦了。笔杆子们老早暗里称广告部是报社的**源,是有偿新闻的滋生地。前一段,他们在社长、总编面前告状,说广告部主任干扰治理“三乱”和整顿作风的报道。龚安华确实请记者和编辑把批评关系户的稿子“磨棱角”,甚至半假半真地在人家的初稿上改改圈圈,弄得小记小编们嘴里不说背地牢骚。广告部的人对编辑记者则要么瞧不起,说他们是书生迂腐、土八路;要么犯红眼病,说我们见了公的喊爷见了母的喊奶奶,他们无冕之王,到处吃香名利双收。“十一”前后兑现广告季度奖,广告部每人大几百;厂商的促销广告又与节日活动的新闻抢版面;两部之间的明争暗斗几近白热化。赵振东对这些陈芝麻烂谷子非常清楚,但他是当家的,当家得理财,无钱磨推鬼。不搞奖励难以调动积极性,搞奖励吧,日天的本事也把定额搞不准。口里讲社会效益第一,遇事还得叫新闻让广告。一来二去,弄得龚安华难作人,办公室编辑部对他好象乌眼鸡,张浩和廖新全也不给他好脸色。二人对社长不好顶,自然把气撒向龚大头。这不,眼下正是广告的黄金时段,两个执掌版面大权的人却明显地“勒”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