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看了一眼,继续在雨中等待。
到了快中午时,下面终于轮到江南举子入场了,张继缓缓走向贡院,抬头打量。
贡院是原来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各地举人来此应试,好象向皇帝贡奉名产,期初前朝武周时期没有专门的考场,唐国立国之后才为了科举选士所建造,故名贡院。
长安贡院建筑布局严谨,墙垣高耸,环境阴森,公堂、衙署高大森严,考棚则十分简陋。外层围墙三重,有外棘墙、内棘墙、砖墙。考棚计有9000多间,按《千字文》排布。贡院的四角还有瞭望楼,主要起到监视作用。东、西砖墙各开一砖门,门内有牌坊东为“明经取士“,西为“为国求贤“,南墙外有砖影壁,墙之左右各辟一门,门内正中有“天开文运“牌坊,正中轴线有大门、二门、龙门,亦称三龙门。(注1)
门内有明远楼,楼为三重檐,歇山十字形屋脊,楼下四隅各开券门,至公堂七间,尖山式悬山屋顶,前出抱厦五间,两侧有东、西大库,东、西更道各设木栅,为东、西文场,各有号房五十七连(排),东文场内有官生号房六十一间,西北隅有小号房四十连(排),其它建筑尚有总裁、副总裁、考试官、御史等官员的公堂、居室、点名厅、守备厅、监试厅及刷印刻字、誊录、受卷、弥封等处所。考生进贡院时要经唱名、搜检、领卷等极严的手续,并有军队弹压、形如囚犯。(注1)
有唐国诗人魏扶诗云: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长安贡院里共有九千多会试考棚,又叫号舍,以木板房搭盖,所以十分容易着火。
长安贡院的“锁院贡试“最怕着火,而着火的事件却经常发生,因此院内有很多大缸盛水以备救火。但杯水车薪,实是虚设。贡院着火的事件很多,如在唐元三年的秋试,首试的头一天,就着了大火。最严重的一次,是唐元七年,春试的第一天夜晚,考场着火,烧死了九十多个考生。烨帝齐卿给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埋葬在通化门外的空地,并立碑“天下英才之墓“,人们称为举人冢。(注2)
贡院屡屡失火,不得不改建,烨文帝齐柯登基过后,贤相宋璟为相时,主要把长安贡院改木板房为以砖瓦结构为主的建筑。使防火性能加强。在齐柯刚登基时期,又把贡院修葺一新,竣工时齐柯还亲自去视察。并作诗,诗句中有:“从今不薄读书人“(注3)
到时候能不能住入砖瓦结构的号舍,只能凭考生自己运气了,若是到传闻中的雨号,臭号,只能怪自己手气不好。
浙江举子搜检完了,当下轮到湖北举子进场。
贡院里的监考很严,进贡院大门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所谓“夹带“,即是把考试的答案或提纲藏在身上。如有夹带,则送刑部严办。当考生进入考场的考棚后,就要锁门。称为“锁院贡试“,因贡院的外围四周是用荆棘围圈的。所以又叫“锁棘贡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