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的时候,江口渡鱼市码头旁依河而建的茶馆饭庄里,各家各户的管事、各家酒楼饭庄的采办已经被粗劣的茶水灌得肚皮溜圆,正双手抱着肚皮乱摸呢,突然几个鱼牙子忙不迭的笑了起来。
“刘老大来了,来了,开市了,开市了哈!”
“诸位管事、老板,刘老大来了,开市了!”
“顶好的大江鱼鲜啊,活生生的鱼鲜,鱼也有,虾也有,鳖也有,蟹也有!”
“让开路,都让开路啊,别挡着鱼把头的路!”
金陵以东,运河以南,大江入运河自太湖的这百十里水段,谁不知道最出名,名动江南的河鲜就在这江口渡,江口渡又是江宁府名扬江南的鱼市码头。所以庞大的金陵城以及周边城市的商贾富豪或是官宦府邸的管事或是采办都蜂拥而至来这里采购河鲜。
亦有一些食客或附庸风雅的读书人,官眷等等亲自来此游玩,食用河鲜。
十几个鱼牙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无比殷勤的凑到了刘老大面前,为他分开了人群,顺着大道走到了鱼市码头上。刘老大向四周看了看,点了点头,也不吭声,随手将自己的那根铁木五郎八卦棍往码头上一插,一条随行的大汉急忙在棍头上绑了一条红色布带。
河风吹过,七八尺长的红带子随风飞舞,见到这一抹艳红,江面无数的渔船上那些渔夫齐声呐喊一声,纷纷摇动船桨。
一条条渔船络绎靠岸,停靠在了鱼市的码头上,鱼牙子们站在岸边大声叫嚷,渔夫们嬉笑着将自家船上的珍贵、珍稀的水产络绎报上名来,就有那些达官贵人府邸上的管事、酒楼饭庄的采办大声呼喝着,纷纷竞价采购各色最新鲜的江鲜水产。
码头上一座茶楼的伙计殷勤的搬了一套桌椅过来,刘老大四平八稳的坐在靠椅上,端起细瓷茶壶,一边品尝茶楼老板格外巴结的明前绿茶,一边冷眼看着喧哗的鱼市。
四条大汉一字儿排开站在刘老大身后,吹鼻子瞪眼的看着四周来来往往的人流。
其他的大汉拎着五郎八卦棍,在绵延数里的鱼市上往来行走,若是有人起了争执,这些大汉就是一嗓子大吼,管你是豪门大户的管事,还是身家丰厚的采办,被这些大汉一吼,他们的调门往往降了好几个调,声音也变得格外的轻柔温软。
过了大半个时辰,就不断的有鱼牙子捧着账本巴巴的赶过来,向刘老大汇报今天大鳜鱼出去了多少斤、大鲢子出去了多少斤、大虾出去了多少只、大蟹又消掉了多少筐。
刘老大听着这些鱼牙子的汇报,他也不做笔录,一笔一笔的账本数字他只要听一耳朵,就死死记在了心里再不会忘记。自从他三年前占了大江口,做了这三家鱼庄的鱼档头,他一笔账目都没出错过。
忙碌了一个多时辰,一筐筐新鲜的鱼虾龟蟹被搬上了运货的马车,心满意足的管事和采办们笑呵呵的带着采购的鱼鲜返回金陵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