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的生活似乎一直都是这么的平淡无趣,机械般周而相同的日子。
朴实农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们很愉快的在这样的生活中辛勤的劳作着,吃喝拉撒睡,赡养老人,养育儿女……觉得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所以不会觉得有多么的枯燥多么的无聊,多么的没有。
然而从城市里来的知青们,却渐渐的开始厌倦这种生活了。他们觉得农村的天地是很广阔,但是又能如何有大作为的?我们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教育什么?辛苦劳作,明白什么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盘中餐谁知皆辛苦?
都是十七岁年纪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热血,就像是一只只雏鹰刚刚长硬了翅膀,向往着飞往更广阔更高大的天空去展翅飞翔,遨游天地,享受自由,然而却被无形的力量束缚在了贫瘠的农村中,过着日复一日无趣的田间劳作生活,他们实在是觉得这是浪费生命浪费时间。
毕竟,他们都还没有到达知天命的年纪,还没有到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中时。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至理名言,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扯淡!平淡个屁啊!有什么意思?
满腹的牢骚和满,却并不能够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于是知青们的心态慢慢的开始消沉起来。
外村的一些知情偶尔会空来这里串个门儿,唠唠嗑,满腹的牢骚话,打打无聊的生活时间。同村的知青们也会找到村里的年轻人,一起闲聊扯淡,听听传说中的故事,道一道附近村中生了什么新鲜事儿。虽然村里一直都在宣传着要多学习多劳动,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美好的明天做准备。但是知青们实在是看不到美好的明天到底在哪里?美好到哪儿了?学习什么?用郑国忠的话说:“马列主义思想、语录以及选集这类的书,早就他妈翻烂了,差不多能够达到倒背如流的境界了……”当然,这有些夸张。
青春期的知们,开始在无聊寂寞的单调生活当中求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依偎,于是不可避免的,知青们之间私下里的恋爱就如同瘟疫一般,弥漫传染开来。
恋爱这种事儿,在当时相对来讲心思想还比较封建的年代里尤其是在农村,还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知青们多半都选择不在本村知青中挑选对象,而是选择去邻村结识,追求爱。
不过双河村的知青,因为有郑国忠和肖跃俩人的存在,这种普遍的现象却被打破了。
用肖跃地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咱来到双河村插队。真是走运。瞧瞧咱们村儿地女知青个儿长地有模有样。怎么能便宜了别地村儿知青呢?”
郑国忠说话更绝说:“怪得别地村儿男知青都往咱们村儿跑。看看他们一个个村儿里地女知青个里面有八个长地狗不叼猪不啃地。所以咱们一定要保护好咱们这一亩三分地对不能让咱们地里地好庄稼。给别人偷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