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二六六章 加官进爵

兵部侍郎杜希望是个很干练的官员,他在完成了皇帝陛下交给的谈判任务之后,并没有留恋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鄯州,也没有像其他喜欢刮地皮的官员那般,或是明着或是暗着向郭英义等大小将领进行索贿,他连湟水城都没有进,便带着青海湖大会战的详细汇报和张忠亮与郭英义的联名建议返回了长安。

周二从杜希望这样的武将身上看到了大唐的未来和希望,也明白了为何一场安史大乱虽然将大唐帝国从鼎盛拖进了萧条,却没有毁掉整个国家的根基。

杜希望离开伏俟城时,周承业亲自前去送行。

看着眼前这位历史上因为拒绝贿赂宫中太监,不屑花钱买官而最终被埋没了的儒将,周承业心里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周二能有今天的地位,跟他刻意迎合当今皇帝,私下结交朝中大臣和后宫宦官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他便是各种官场潜规则的受益者。

但是,这并非周承业真正想要的东西。如果可以,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凭着本事硬气地活着,而不是将大部分的精力和心思都花在如何结党营私、相互算计之上。

周二有心想要提醒杜希望几句,今后在兵部做事最好改一改“文青范”的脾气,不要什么事情都直来直去的,但他觉得以自己现在的年龄和身份并不宜说这样规劝的话语,于是笑着说道:“末将在长安时便曾听人说侍郎大人爱重文学。恰好属下也略通文墨,认识了一些文坛才俊,如今我军中便有李太白和常建担任幕僚,若是大人不嫌,日后返回长安,我便让那些好友前去叨扰于您。”

周二这话说的自谦,而且客气,可杜希望却不这么认为。

老杜一年前被郭英义顶了鄯州都督的位置,当时是去了紧邻京兆府的另外一个旺州担任了都督,半年之后。他竟然再次鸿运高照。直接被调进京城做了兵部的二把手。

两次调动和升迁,杜希望暗中没有花一两银,这种好事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等他进入兵部之后,某一次尚书李祎有意提醒于他。说是有人在暗中为他积极奔走。不仅在皇帝面前推荐他。而且还花钱替他扫平了几个有力的竞争对手。

杜希望对于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官场“活雷锋”自然心存感激,于是暗中多留几分心思,结果终于察知自己的升迁竟然跟周家二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杜希望实际上是在首辅张九龄、大内总管高力士、汝阳王李琎和兵部尚书李祎等人联手的保荐下才得以走上朝堂的!李祎年事已高。如今只会在一些事关大局的兵事上投入精力,所以担任兵部侍郎的人选半个屁股已经坐在了尚书的座位上。

张九龄愿意举荐于他,是因为欣赏杜希望作为武将却好重文学的这个特点;高力士愿意举荐于他,是因为收到了“钢铁小盟友”周二的暗中请求;李琎愿意举荐于他,是因为周二送了汝阳王府可以喝三年的上等承恩特供;李祎愿意举荐于他,是因为看重杜希望平时不搞团团伙伙的性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