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二十三章 名门之后

当张瑝和张琇两兄弟说出自己的身世来历之后,特别是当他们提到了张审素和杨汪的名字,周承业忽然想起了前世里看到的一篇关于考证曹操“七十二疑冢”的报道。//欢迎来到阅读//(看小说就到.)

报道的具体内容周承业已经想不清楚,但是那篇报道重点提到中国人创建的第一个疑冢,不在汉末而在李唐,不是个人创造而是集体智慧,不在邺地而在洛阳,不是诋毁而是旌表。

这一切,皆因一个冤假错案的诞生!

《新唐书》云:张瑝、张琇的父亲张审素因被诬谋反,被监察御史杨汪(后来改名为杨万顷)错斩。时年十三岁的张瑝、十一岁的张琇夜袭杨万顷于长安魏王池,“瑝斫其马,万顷惊;不及斗,为琇所杀”。兄弟二人杀了杨汪之后,逃到郑州汜水被捉拿归案,上报朝廷。

面对两位“少年犯”,中书令张九龄等称其孝烈,理当免死;侍中裴耀卿等力陈不可,法不容情。权衡再三,唐玄宗对张九龄说:“孝子者,义不顾命。杀之可成其志,赦之则亏律。凡为子,孰不愿孝?转相仇杀,遂无已时。”最后,玄宗下诏杀之。

临刑前,玄宗赐食,张瑝难以下咽,张琇面色自如,对哥哥说:“下见先人,复何恨!”

张瑝和张琇死后,朝野上下,包括主张赐死兄弟两个的裴耀卿等人,无不可怜张瑝和张琇的。【】他俩下葬时,自发的百姓举着旌表都要阻塞了道路,人们担心杨万顷的余党掘墓鞭尸,亵渎少年的英灵,于是修建了几处疑冢,使世人不知到兄弟两个到底葬于何处。

看着面前已经哭成了泪人的两兄弟,不知为何,周承业的心中好像被什么东西紧紧地堵住,让他有些透不过气来。

周承业每天夜里都要跟父亲谈论一些事情,其中自然包括朝廷官员。他以前不止一次地听到父亲言语之中提到杨万顷这个名字,因为御史台并非只有周子谅一位御史,而是有七、八人之多。这杨万顷便是杨汪,也就是他父亲的同事!

就因为杨汪不辨黑白,误听人言,便害的人家父子两世相隔,家破人亡,流放逃亡。这小小的监察御史,真的是比索命的小鬼还让人觉得可怕呢!

不过还算幸运,这个时空之中的兄弟俩,不知为何会在对杨汪动手之前冒险来见周子谅,恰好又遇到了“死而复生”的周承业,这却正好给了周承业暗中出手拦下兄弟两个最终走上悲壮绝路的机会。(看小说就到.)

周承业伸出双手将兄弟两个扶起来,然后有些深沉地说道:“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望,人寰无限,丛生哀怨……两位的曲折经历,听来真是让人心情沉重,你们这几日一定没有好好休息,先将就着在我房内睡下,我明日一早便将此事告知家父,你们看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