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千一二十六章 重谋

“京兆府司法参军陈子昂,见过郑掌书,上官小使。”一名身穿青袍,头戴交脚璞头,器宇轩昂的年轻官人,在专门待客的偏厅内稍作拱手道:“此番奉命前来,正有一些相应的干碍请教当下。”

没错,他就是后世因《登幽州台歌》,而名垂千古的“诗骨”陈子昂。主张复古中实现革新的诗论,极力倡导“风雅兴寄”“汉魏风骨”。对后世的张九龄、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产生影响深远。

亦是当初太子李弘招揽的第一批士人才俊之一;更关键的是,他虽然出身富足优遇,却在早年仗剑游侠,既能体知民间疾苦,也能洞察国事,素有远见卓识;其谏疏被《资治通鉴》引用达6处之多。

所以,在一群以文学、诗赋和治经着称的东宫陪臣中,他虽然不是最为出挑的那个;却以足够的务实和干才脱颖而出,先被授予崇文馆校书、詹事府司直;又在前年京兆亏空案中参与调查和审理。

因此,在经历了对京兆府的清查和整顿,以及新一任京兆尹、中书侍郎李义琰到位之后,他就顺势被太子举荐为京兆府六司之一,专掌刑名的司法参军,短短数年间就跻身为正七品下的京官资序;

而后,身为京兆尹的李义琰虽然没多久,就被重新召回了东都朝堂;但是他在位一年多的一系列人事任免,却基本保留了下来;其中也包括一批填补京兆府空缺的东宫所属,陈子昂就是其中之一。

与时任大理寺少卿的狄怀英,万年县尉的卢照邻;堪称配合默契、治理有方的铁三角。而在很短时间内,就让因粮台亏空和过火大案牵连下,陷入混乱的京兆府迅速恢复职能,京中秩序为之一清。

因此,当太子李弘奉命前往东都侍驾。而大理寺少卿狄怀英,也因为宰相张文瓘的举荐,外出参与协办后续的案情。他就成了京兆府内某种意义上的主心骨;至少,他拥有正直而不失机变的风评;

也有足够的能力和天然立场,确保这件针对东宫所属的刺杀事件,初始的调查过程不会被人带歪;也不会被有心人借题发挥,变成针对某个派系、群体发难的政争由头;这需要控制好相应的尺度。

“有劳陈参军了,”郑娘子亦是微微侧身回礼,然后对着女孩儿道:“婉儿,陈参军乃是殿下信重之人。且将你当时所知一切见闻尽数告知,若有不甚清明的,还可以参询玄霜,以为对照一二。”

“是,阿母。”女孩儿一板正经的站起来,对着陈子昂团手行礼道:“有劳参军,为奴之事奔走了。现今想起来,或许此事的根由,就在数日之前就有所征兆和行迹了,当时奴在东市得到消息……”

与此同时,通过隔空的“传动/感电”模式,变相共享着女孩儿感官的江畋;也在暗中观察和监视着,被东宫参与巡城的卫士闻警后,从城外现场带回的几名袭击者,持续到现在的后续审问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