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恪看着姜宝谊问道。
“正是!末将正是姜伯约之后……季汉覆灭,我等姜家之人便聚集着姜家集居住,您麾下的姜松,按照辈分,应该是末将的族侄!”
姜宝谊拱手对王恪说道。
原来。
这位姜宝谊正是姜维后人。
他自幼出仕从军,一直跟随在李渊的身边担任副将。
后来。
他听闻姜家庄败落,姜家庄主之女姜桂芝流落江湖,心中生起恻隐之心,还派出亲信之人,在天下间四处寻找。
可是,他找了许多年,一直未曾找到姜桂芝和姜松的踪迹。
直到前些日子。
他听闻北疆有一位少年将军,跟随使团在塞外立下大功。
这位少年将军名叫姜松,使得一手好枪法,正是王恪麾下猛将。
再仔细打听之下。
姜宝谊得知了姜松大闹北平府之事,终于确定了这位姜松正是自己族姐之子。
于是。
姜宝谊对收留了姜松的王恪十分感激,一直想亲自见他一面,当面道谢。
如此,姜宝谊将前情后事一五一十告诉了王恪。
两人又聊了一阵。
李渊开口道:“宝谊,你前来此处,所为何事?”
姜宝谊闻言,起身拱手说道:“外面营寨已经安顿完毕,末将前来询问,今夜主公是否回营休息。”
李渊一听这话,哈哈一笑,拍了拍额头,说道:“哎呀!你看我这脑子,今日与王将军一见如故,不觉聊了许久,如今天色已晚,就不便叨扰,告辞了告辞了!”
说罢。
李渊起身。
他向王恪告辞之后,便带着李世民等人,离开了王恪的营盘。
送走了李渊。
王恪目光幽深。
他心里想道:“好生奇怪啊……这李渊为何这般积极的和我结交?”
他一面想着,一面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之内。
刚刚坐定。
红拂女送来的茶点。
“出尘,伱认为李渊此人如何?”
看到容色柔美的红拂女,王恪开口问道。
“唐公?唐公此人折节下士,不拘小节,之前在大兴城时,与越公交厚,两家经常结伴出游……其实,不止是与越公交厚,那个时候,唐公和朝中许多大臣私交颇好。”
红拂女略作沉吟,旋即对王恪说道。
“原来如此……”
王恪微微点头,心下了然。
这李渊身份特殊。
他们李家在陇西集团之内,一直是巨头一般的存在。
李渊结交朋友,四处玩乐,其目的无疑是让杨氏放松警惕而已。
同时。
他结交诸多臣僚。
在某些紧急之际,这些隐藏的人脉,也许还可以成为他的救命稻草,为他所用。
因此。
不只是对王恪。
李渊对于每一位他认识的同僚,都会体现出如沐春风的一面。
由此一事。
足见此人的人格魅力之强。
……
在路上遇到了李渊一行之后。
王恪便与李渊等人合兵一处,一起向大兴行去。
又在路上行了两三日。
此时。
众多兵马来到了大兴城外的渭水之滨。
众人正要往前行进。
只见一彪军马从大兴方向飞驰而出,正朝着自己这边行来。
“来的可是唐公与镇北将军的两路兵马?”
这支军马来到近前。
人群之中,一员大将缓缓行出,口中问道。
王恪骑马在前,一双眼眸看向这员大将,只见此人面如枯槁,眼似吊客,穿着一件古铜甲,掌中一口合扇刀,生得十分惊奇。
于是。
王恪问道:“我便是王恪。这位是唐公,将军是何处兵马?来此何干?”
“果然是二位贵人当面!末将孙天佑,乃是关山王殿下帐中大将,奉命在此维持秩序,因此地乃是同往大兴的官道,二位的兵马,还请在侧面扎营!”
这位大将拱手说道。
关山王,乃是杨方杨义臣。
此人为杨坚的兄弟。
独孤伽罗去世之后。
靠山王杨林坐镇北方。
镇山王杨通统御南方。
关山王杨方则来到了朝中,稳定局面,主持朝局大事。
因此。
听了孙天佑之言。
王恪和李渊并未多想,只是跟随着孙天佑一起,引军向北面的某处营地前进。
没过多时。
当王恪来到孙天佑为他划分的营地之时,举目往周围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十分精彩。
因为,在他的营盘周围,大大小小错落着数座营盘。
这些个营盘辕门口,都高高竖起号旗,正是——
楚州刺史杨玄感。
南阳侯伍云召。
陇西刺史薛举。
武威刺史李轨。
鹰扬府将军刘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