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发出几声哄笑,一人举手示意道:“你说的就是针对用户定价策略,这个大多数平台都是有的。
两个不同的账号,价格不一样,没什么新意,也没什么创造点,只是在原算法基础上不断更新逻辑和数据量而已。”
凌壹道:“是的,这种价格算法其实早就有,但是跟我们的构思有一点不同的就是,原算法是根据用户行为来划定价格区间值。
我们的想法是,平台主动出击,通过价格变动,标注用户行为结果值进行分析。
力求能达到每日不同价,每人不同价,在不拓展新增用户量的情况下,拓展营收额。
而且刚刚我有说到,商品价格应该由用户的底线价格来决定,而用户的底线价格,是可以由平台引导的。
也就是主动权收归平台,而不是用户。”
“这种业务对平台名声影响估计很大,因为如果两个用户同时在一个地方...
然后一对比价格,发现不一样,举报了平台可能会有各种风险。
现在平台一般是采取优惠券补贴,优惠券有随机性,可以规避风险。
你这么搞的话,如何规避?”
凌壹笑道:“具体措施,我们希望跟产品部和业务岗的小伙伴商量过后,在立项会议上做详细解答。
你也说了,可以规避风险,从数据算法的角度出发,现在计算机的算力足以支撑兆亿在线数据量比对。
要我来设计这个算法的话,可以从ip,用户等级,优惠力度,多个角度来规避风险。
比如说ip,首先用户打开产品,我们会立即跟进他的地理位置,收货地址。
然后根据地址划分当前区域在线人数,确保该当前区域的用户所看到的商品价格没有太大差额。
如果超出区域,我们可以说地域不同,成本不同。
再比如用户等级,两个不同的用户身份标识是不一样的。
消费额度和会员与否都可以是等级差,决定价格差。
其次是优惠力度,我们可以在任意用户打开页面的时候推送一个优惠幸运包,内容是随机减免某样商品价格。
如果他真的用了两个账号对比,这三者都可以成为理由,我个人不觉得会有什么风险。
请问该事项,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有,你继续。”
凌壹挥手,再次将PPT翻页,讲述了一些七零八散的工作内容。
最后仍是以豆腐为例,简单阐述了一下如何去下探价格。
谢幕感恩,他看了一下电脑右下角,整个发言过程刚好十五分钟。底下稀稀拉拉有三两掌声,凌壹合上电脑走下台,找了把空椅子坐到后头。
十点半到十二点半120分钟,七个人发言还预留了十五分钟空档。午饭没吃完,手机收到了邮件提醒,是公司的续约确认文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