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癸字卷 第二百七十六节 灌输,播种

练国事对曹范两家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人家用投入证明了他们的诚意和决心,两家投入的资本都在三十万两以上,这对于陕西地区来说,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

“嗯,目前曹范两家都只愿意在关中平原投入,我建议他们可以考虑延安府,但他们都还有些顾虑,觉得投入成本太大,担心收益不足,这些商人啊,太过于计较利益得失了。”冯紫英微微摇头。

“紫英,算是不错了,单单是两个铁矿的采掘修建,就要雇佣上千人,而且这是长期行为,这就意味着起码上千个家庭可以以此为生,水泥工场一样,又是上千人,加上其运输也一样需要数百人来,按照你给我们计算的所谓产业链,这就吓人了,林林总总都得要拉动上万人的营生了。”

冯紫英和练国事、郑崇俭他们几个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不断把自己从后世带过来的一些理念和“新造词语”灌输给他们,向他们解释其中含义,也让他们能够将这些新的理念和思维带给他们身边的人。

“嗯,君豫,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关中平原虽然土地丰厚,但是地狭人稠,而且如果不发生大的灾荒和战乱,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而我们作为地方官员本身最大的责任就是确保地方安定,但人口增长几乎十年就要翻一番,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预见,日后关中平原上百姓何以谋生?”

冯紫英的话让练国事微感吃惊,“紫英,你觉得大力发展工商业就能让这些增长的人口吃饱肚子?可如果粮食不增加,单靠这些工商业生产出来的铁料和水泥,是难以湖口的啊。”

“不能这么看,君豫,关中平原号称天府之国,但实际上我们都看得到水利设施仍然还有很大差距,许多灌渠年久失修,而且水渗透流失十分严重,但如果能广泛使用水泥,灌既水渠的效果就能提升很多,而且也能更好的修建更多的灌既设施,另外如果铁料能够更便宜更广泛的使用,运输成本,耕作成本,都可以得到降低,这相当于在同等的人力投入下,粮食生产能够收获更多,这只是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

冯紫英侃侃而谈,面对着巡抚衙门和西安府衙的这一干人,算是给他们上一课。

“而铁料、水泥乃至于更多的新事物被发明创造出来,可以极大地改进我们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比如马车更轻盈,跑得更快,比如船可以制造得更大,更抗风浪,装载货物更多,又比如还有一些新的工艺出来,亩产粮食更多,还比如我们引进的新作物,甚至还能够创造出一些新的药剂,原来不能治的病都能够治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